對於不知道停靠港口在哪裏的船而言,任何風向都沒什麼益處。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沒有明確的目標,很可能就像毛毛蟲一樣,終其一生隻是在原地打轉,浪費了時間、精力、心情,結果卻一直沒有邁出原點。作為企業領導者,如果沒有明確而遠大的目標,企業的員工也就成了沒頭的蒼蠅,亂成一團,整個企業就沒有朝著一個目標前進的動力。
當拿破侖還是少尉的時候,工作之餘,同伴們大多去尋歡作樂,他卻埋頭讀書,如饑似渴地學習那些有用的知識:曆史、戰爭、哲學、文學、法律、氣象學、大炮的原理,等等。他知道自己將要成就大事,為此要做好哪些準備。
成功常常青睞那些有所準備的人,生活對有信心、野心的人是溫暖的、厚愛的,對沒有信心、野心的人是冷酷的、鄙棄的。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理想中體會成功的喜悅,並不比在失敗中咀嚼痛苦更累。正如俄國一位政治家所說:“誰是生活的遲到者,生話就會懲罰誰。”人生的目標高遠,經過全力打拚,哪怕沒有實現,我看至少也要比目標定得太低的人實現的多。
簡單的問題重複做
張瑞敏曾經講過,“什麼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千百遍做對,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做好,就是不容易。”執行的真諦在此,把簡單的事情重做就很不簡單,能夠鎖定目標,不斷重複一件事,用一生去做一件事,就是執行。
一位著名的推銷大師在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時,應行業協會的邀請來講他的成功史。
那天的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做精彩的演講,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在人們熱烈的掌聲是,這位著名的推銷員出場了,他已經年近60,胡子花白,他穿著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站在鐵架的一邊。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什麼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麵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台上來。”很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台上。
這位老人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打,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個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籲籲。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台下逐漸沒了呐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麼解釋。
會場恢複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錘,然後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著……
10分鍾過去了,20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幹脆罵起來人,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錘一停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人們開始憤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40分鍾的時候,坐在前麵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