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各盡所能經營結果(2)(2 / 3)

老漢賣報賣出這樣的成績,還真是賣出了一套經營哲學。細細思考起來,老漢的做法其實並沒有多麼高深的技巧,最關鍵的就是老漢時時圍繞“把報紙賣出去”這個結果,因為隻有把報紙賣出去,才能實實在在地賺到錢。老漢的所有舉措無不圍繞這個結果進行。老漢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來自對結果的執著追求。

愛是為了一個結果

父親給予孩子的愛,讓孩子感受到父愛的溫暖。父愛是嚴肅、剛強的、博大精深的。父愛同母愛一樣偉大,隻是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已。

布朗·菲爾普斯是美國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有一陣兒,他常常接到一些陌生人的電話,把他錯認為那位偉大的遊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

有一天,菲爾普斯到酒店裏買醉回來,進了家,打開自己的手機,發現上麵有幾條短信。其中一個自稱“魚迷”的市民寫道:“菲爾普斯先生,您能回複我的信息嗎?”

如果記憶不錯的話,這個叫“魚迷”的人,幾乎每天都要給他發一條短信,但是,他知道,對方要找的人肯定是邁克爾·菲爾普斯,也就是那位創造了奧運奇跡的偉大的遊泳運動員。菲爾普斯本來懶得理這種事,不過,又覺得有些興奮。

他在床上躺了一會兒,菲爾普斯有些無聊,就拿出了手機翻看,上麵有不少信息沒有刪除,當他瀏覽到“魚迷”的信息時,忍不住心動了一下,回道:“你好,感謝你對我的關注。”

信息發過去不久,對方又回來了:“天哪,您真的回複我了,我這不是在做夢吧!”

菲爾普斯回道:“是啊,不是做夢。”

信息發過去後,菲爾普斯有些發呆,他自己對自己說:“這不是做夢是什麼?人家崇拜的是邁克爾·菲爾普斯,又不是我自己。”

對方又回複了短信說:“聽說你除了遊泳外,還喜歡籃球,我也喜歡籃球,咱們能上網聊聊籃球嗎?”

菲爾普斯回道:“好的,請稍等,我馬上登錄。”

菲爾普斯打開電腦,很快就與“魚迷”“相會”了,對方很健談,頻頻地講著自己對籃球的感受。不知不覺中,菲爾普斯眼前浮現出一個性感迷人的女郎,仿佛就是“魚迷”的影子。

從此,菲爾普斯幾乎每天都和“魚迷”,在聊天室裏相聚。為了能和“魚迷”交流,菲爾普斯開始惡補籃球知識,他從生活費中節省下一部分錢,買了大量的籃球類圖書,了解NBA球隊及那些偉大的球員。兩個月後,他終於敢主動地侃侃而談了。

半年後的一天,菲爾普斯登上網,卻發現“魚迷”不在線。他望著電腦發呆,又等了一會兒,忍不住給“魚迷”發了條短信,問她正在做什麼。“魚迷”回複,正在查找某電視台的競聘通知。

一連三天,再沒有“魚迷”的消息。第四天一早,菲爾普斯就打開了電腦,可惜,“魚迷”仍不在線,他有些悵然若失。一直坐到中午,突然外麵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投遞員,送來了一封特快的信函。菲爾普斯打開一看,原來是電視台的麵試通知。菲爾普斯覺得有些奇怪,自己並沒有報名,怎麼會送麵試通知來呢?

菲爾普斯原來是一家汽車公司的員工,但是,金融危機席卷美國不久,他就下崗了。下崗後,菲爾普斯萎靡不振,無心做事,依靠著父親彙來的生活費度日。他看到麵試通知後心中一動,沒有工作,不如去試試。菲爾普斯擔心自己的知識掌握得不夠,又惡補了幾天。

參加競聘麵試的一共有十二個人,菲爾普斯排在第六。他有些忐忑不安,緊張得手心裏滿是汗水。

麵試者一個個上前試著解說NBA比賽錄像。一個多小時後,輪到了菲爾普斯。主持人問:“您叫布朗·菲爾普斯?”

菲爾普斯說:“是的。”

主持人笑道:“你的名字和邁克爾·菲爾普斯很接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