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是個麵積不大的島國,自然資源匱乏是新加坡發展的瓶頸。對這個島國而言,最大的財富就是人力資源,吸引、留住外國高素質人才一直是新加坡保持人口增長以及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新加坡是個文化多元化的國家,中華文化、印度文化、馬來西亞文化和歐洲文化等對其影響深遠。為了留住人才,新加坡尊重各種文化差異的存在,並保留了移民者原有的文化以及他們對家鄉的認同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在報告中提道:“我們必須不拘一格物色各方麵的人才,這不隻是數字而已。我們正在物色有才能、有幹勁、有主意、肯主動的人才,不隻是大學畢業生、專業人士、銀行家和律師,而是各種各樣的人才。”

為了國家的發展,新加坡人希望用寬廣的胸懷留住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將新加坡打造成真正的世界之城。同樣,建立一個經久不衰的偉大公司,也是每個企業的強烈願望。但是,在當前知識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腦力已經成為生產力的關鍵性因素,人才決定著企業競爭力的強弱。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專家將研究的重心轉移到留住人才上,如何留住優秀人才也成為企業管理者的首要職責。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殘酷的競爭現實,據一份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勞動力短缺將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就意味著人才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各企業搶奪人才的戰爭將會無聲地打響。

世界上知名的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其獨特的管人、用人、留人觀念,成就了企業長青的輝煌。例如,諾基亞、殼牌、西門子、歐萊雅、瑪莎、本田、家樂福、聯合利華等。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才理念。當許多競爭對手在50年前就已消亡時,發展已近百年或者逾百年的它們依然屹立於商海中,而且幾乎保持著每六、七年增大一倍的速度發展,原因就在於它們眼光長遠,具有留住人才的科學理念。

一般人力資源豐富的企業,假如人才質量高、使用得當的話,企業發展就會蒸蒸日上。著名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如果你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取,但是隻要保留我的組織人員,四年之後,我仍將是一個鋼鐵大王。”這句話足以說明人才具有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

有些管理者一定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你的團隊人員流動頻繁,而其他公司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員工仍然自願辛勤地加班?或者你的團隊人員工作毫無士氣,而其他公司的員工卻願意為了企業的目標全力衝刺,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所有才智?當閱讀完本書後,相信一定能夠從中找到正確答案。

本書通過深入淺出的理論和典型案例,將巧妙留住人才的方法與讀者一起分享,從這些成功的案例中,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巧妙留人的理論,並將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相信本書的出版,會成為管理者以及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的指路明燈,照亮打造優秀團隊的輝煌道路。

並對參與本書編寫的成員:張誌軍、袁建財、賀子錦、王振偉、閆博、李忠良、趙靜、李紹玲、李光亮、孫占領、王章文、張艾莉、杜延起、張萍、劉芳表示感謝!

作者

2010年5月8日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