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丐幫風雲(1 / 2)

燕子李三來到王若懷跟前:“若懷老弟,咱匆匆一麵,還未痛飲一番又得分開。”

王若懷:“何嚐不是啊,若懷隻道是李大哥隱居塞外,不會再過問江湖事了。”

李三感懷:“大哥曾經確是這樣想,怎奈總心緒不寧,放心不下老弟,這不,還是回來了。”

王若懷:“勞李大哥記掛著,若懷總不長進,若非江湖各路前輩們的相救,若懷恐丟了性命多次了。”

李三:“如今來看武林正派們倒也齊力,若懷老弟幸能逢凶化吉。”

王若懷有感:“還少不了許多好友的相助,像顧大哥、月兒妹妹、沁紅妹妹、司馬兄等等,當然還有李大哥。”

李三:“嗯,想不到老弟曆練不少,更為成熟。不但有武林長輩們的庇護,知己好友相助,更有紅顏相護相隨。倒是因禍生福,令人好不羨慕呢!”

王若懷:“大哥莫要取笑若懷了,如今邪派猖獗,武林危難,若懷為正道之事而苦楚。”

李三:“老弟的心情大哥理解,放心吧,隻要武林同道齊力,相信一定能一舉鏟除邪派。也不多說了,大哥即刻去天山派,這就告辭了,賢弟保重。”

王若懷:“大哥,一路保重!”

李三:“後會有期。”

……

這會,司馬恪、陸沁紅、郭鳳藍、禪珠子也聚了過來。司馬恪說道:“此去丐幫還需小心呐,據說丐幫形勢十分複雜,掌權者有頗多猜忌,恐難聽勸言。”

王若懷:“司馬兄放心,若懷明白。”王若懷說著忍不住咳嗽了聲。

司馬恪說道:“若懷兄,你的傷沒事吧?”

王若懷:“噢,沒事。”

郭鳳藍問了陸沁紅的打算,陸沁紅可放心不下她的若懷哥哥,將與王若懷同行丐幫。郭鳳藍與司馬恪告別,與陸沁紅、王若懷同去丐幫,同去的還有禪珠子。

這一路上,禪珠子百般疑問百般問,王若懷百口難答難也答,陸沁紅、郭鳳藍若再插上兩句更是風馬牛不相及,四人倒也樂在其中,有說有笑。這個晚上,他們說笑得累了,看著那輪彎月,個個雜念叢生,思念感懷。夜色寂靜,他們不免都想起了自己的親人。禪珠子想起了他的師父,諄諄教誨猶在耳畔;郭鳳藍想起了她的司馬哥哥,羞羞澀澀的情懷令人回味;陸沁紅想起了她的爹爹,轉瞬即逝的親情多麼無奈;王若懷眼前浮現的人多了,最掛心頭的還是他的月兒妹妹。白二誤入歧途,不知該向誰去打聽月兒的消息,而自己更是無暇去尋,苦楚萬分……

陸沁紅體會了王若懷的心情,又一次互相傾述而化解著心頭的傷痛,相擁在了一起。恰巧,頑皮的禪珠子引對他也好奇的郭鳳藍去了另一旁追蟲子,郭鳳藍在後麵問著他師父的事……

第二日,他們馬不停蹄趕到了龍門鎮。這龍門鎮上,破籃子、破罐子到處是,木板塊、竹竿條到處有,是滿地狼藉,一番蕭條之色。王若懷急忙下馬,握緊劍而尋察四周。陸沁紅、郭鳳藍、禪珠子也下了馬。他們哪能猜透是怎樣的形勢而在此打鬥過呢,都提高了警惕而前行。不一會,見到有丐幫傷重的弟子,料想與丐幫有關。王若懷擔心起來,未及相問而繼續前行,不遠處,丐幫總壇龍門石窟的方向,聽到了打鬥聲。他們拴了馬,趕了過去……

丐幫總壇外圍,較大的地方,王若懷遠看到,丐幫的人正團團圍著中間的打鬥。王若懷尋高處望去,隱隱見得中間打鬥的人招式奇異,非武藝高強者不能。仔細見得,王若懷認出淡黃色衣服的丐幫長老薛廣榮。一根龍頭木杖舞動其中的丐幫執法長老徐元慶。還有一身穿灰色服的丐幫長者有些特別,似乎是核心人物,招招有著大將風範,王若懷猜想該是丐幫副幫主廖大鵬了。再有丐幫拆招靈活其中者,看樣子也是長老級的人物。是什麼樣的大敵,讓丐幫眾長老都對敵了呢,王若懷看向另一方。隻見另一方都是道士衣服打扮的長者,王若懷暗自驚訝:這幾人不正是武當的俠客長輩!兩儀劍法、兩極四儀劍法曆曆在目,武當劍法與玄通劍法多有相似相通之處,王若懷確信無疑。與邪派的大戰在即,王若懷實不願看到武林兩大正派丐幫、武當這番相鬥。不知道他們之間為了什麼,王若懷隻一種心痛不忍的感覺繞上心頭。

王若懷苦楚的表情已被陸沁紅察覺,在王若懷耳邊說著:“丐幫又在以眾淩寡了,對幾個道人出手的都是丐幫厲害的角色,真懷疑這丐幫是你們所謂的江湖同道!”

王若懷:“別小瞧了幾個道人,他們可都是武當派的高手。丐幫處事向來公正,近來之亂,定是因他們的幫主不幸身亡,群龍無首所至。唉,諾大丐幫的幫主之位使那些正直的人迷失心態,辨不得方向(意指長老薛廣榮之類)。不過有些不對,看樣子,此次是武當派有些飛揚跋扈,咄咄逼人。”王若懷似乎看出了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