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對突發惡性事件的處理要有多套應對方案,要善於在否定中尋找最佳方案,要多聽幾種聲音、多想幾個為什麼,千萬注意不要讓當事人的衝動情緒左右你的判斷。
2013年春節假滿開工後,公司大批量招聘流水線普工,為充實和儲備足夠的人力資源,公司通過各個招聘渠道想方設法吸引新員工,其中,難免出現濫竽充數的狀況。於是,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也在所難免地冒出頭來。
裝配車間的流水線A線,毫無征兆地發生了一起打架事件,導致車間流水線A線秩序大亂。人們都有從眾和獵奇心理,20多人趁著大猛和小朱打架,放下手中的活兒圍攏過來湊熱鬧。幾個回合下來,大猛把小朱打得鼻青臉腫,最後兩拳打在小朱的後腦勺上,小朱差一點暈厥。大猛打人後害怕小朱叫人過來報複,遂在打出最後一拳後急忙下樓,從車棚裏推出自己的電動車準備溜出公司大門。門衛室執勤的老張攔住大猛要他出示出門證,大猛謊稱出門證在車間線長那裏,趁門衛老張愣神的一刹那趕緊駛出公司大門。
不一會,裝配車間A線的線長老潘急匆匆趕到,問:“大猛有沒有離廠?”門衛老張說起大猛氣不打一處來,痛訴大猛像瘋子一樣,差點把他撞倒在地。老潘得悉大猛不辭而別時,長吸了一口氣。老潘剛從員工身份晉升到基層管理崗位,剛上任就碰到這檔子事情,讓老潘感覺很不是滋味。車間開工伊始,人員進出頻繁,本來線長們為排工序事宜就忙得不可開交,這件事過後,車間員工人心浮動。生產部最害怕帶有暴力傾向的鬥毆事件,於是,幹脆把這件鬧心事上交給公司的綜合管理部,轉了一圈,這個案子轉移到了我的麵前。
事件發生後,我認為,首先要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弄清楚,處理這樣的突發性事件,最忌諱先入為主的意見,管理者把大猛說得一無是處,我有些存疑,因為打架是兩個人的事。通過前後三次的現場調查取證,整個事件的脈絡已經清晰了:大猛和小朱是流水線後道包裝整理線上的工友,彼此為前後工序,大猛負責產品放箱、小朱負責封箱堆碼。事發時,集裝箱貨車等著產品箱湊數,而後道包裝整理是承前啟後的關鍵環節,大家都急著趕貨,大猛怪小朱封箱動作不利索,影響前道工序,於是兩人發生口角。大猛是個急性子,為人憨厚話不多,一時性起與小朱打了架,打鬥中,大猛也中了招,隻不過是受傷害的程度輕微一些。
雙方打架應該是意氣用事之舉,但不能久拖不決,以免內部產生不良輿論。鑒於此,我把打架的另一方傳喚到辦公室,明確地告訴他:“公司製度明令禁止打架,受傷了抓緊時間醫治,這三天暫時不用來上班了,不管大猛來不來上班,這件事情公司會公平處理的,絕不會因為大猛逃避而不了了之。”我先給小朱吃了一顆定心丸,小朱離開後,我隨即給大猛打電話,電話語音提示關機。聯係不上大猛,我也有些擔憂了:要是找不到大猛,醫藥費就要由公司買單了,兩人剛來公司,也沒有工資積累,想到這,我心中打起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