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用數字說話——報賬(1)(1 / 3)

第一節了解最基本的“會計方程式”

基本會計方程式是由會計要素之間的內在關係組成的,因此,在理解基本會計方程式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會計要素。

一、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指分類核算會計對象的項目,即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元素。會計要素是為實現會計目標,在會計基本前提的基礎上,對會計對象按照經濟內容所作的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會計用於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情況、秋定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是整個財務報表的基本構件。設置賬戶、組織會計核算、設計和編製會計報表,都要依據會計要素。

按照企業會計築則的規定,會計要素具體分為六個方麵。

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成本和費用、利潤三項會計要素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需要注意的是,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即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

(一)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製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企業所擁有的資產名目繁多,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這些資產按其性質和特點,通常可劃分為五類:

資產可以表現為多製形式:某些具有物理特征的資產表現為實物資產的形式,如現金、原材料、設備、房屋和土地等;某些資產沒有物理特征,僅僅表現為要求償付或提供勞務的權利以及能為企業帶來未來收益的某種權利,如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保險費、專利權和商標權等。資產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

(二)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並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經濟義務。它是建立在會計主體假設基礎上的一個基本概念,屬於債權人權益,是企業資金來源的重要內容。負債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

負債按其流動性質,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兩大類。

1.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一般是指在一年或長於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主要有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未交稅費、未付利潤、其他未交款、預提費用、其他流動負債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流動負債的最大特點是償還期短。

2.長期負債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或者長於一年的一個經營周期以上的負債,包括長期負債、應付賬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等長期應付款項。輿流動負債相比,長期負債的特點就是數額大、償還期長,並且長期借款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增加配置各類長久耐用的固定資產。

(三)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也稱投資人權益,是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即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的淨額。所有者權益是企業資金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其形成渠道和形成順序,可分為以下四部分:

(四)收入

收入的分類如下:

1.狹義的收入

狹義的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業務中實現的收入,包括基本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基本業務收入指通過企業基本業務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如企業銷售產品、商品和進行工業性勞務作業所取得的收入,就是基本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基本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業務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材料銷售、技術轉讓、固定資產和包裝物出租及出售、運輸、非工業性勞務等收入。

2.廣義的收入

廣義的收入是指企業所有經營活動和非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收入,包括營業收入、投資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由於非營業收入帶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如押金收入、罰款收入等,所以企業會計築則采用了狹義的收入概念,但從企業最終經營成果的形成角度看,收入應當是廣義的收入。

(五)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獲取收入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對企業所掌握或控製的資產的耗費。

費用應當按照權責發生製原則和配比原則予以秋認和計量。

(六)利潤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餘額、直接記錄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一、會計方程式

會計要素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係,這些密切的聯係就構成了基本的會計方程式。會計方程式是表明構成會計對象的諸因素之間經濟上的內在聯係和數量上的相互關係的一種數學模型,它是依據一定的科學概念和理論對會計對象的實際聯係所作的科學概括。會計方程式是設置賬戶、複式記賬和編製報表的理論依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會計方程式是財務會計的總結。常見的會計方程式有如下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