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企業騰飛的羽翼。技術創新的主要特征在於體現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它異於科學上的發明與發現,突出強調新技術的首次商業性應用。
企業技術創新過程可分為四個基本階段:
(1)技術創新概念的產生和形成;
(2)先進技術的獲得(自己開發,或引進,或引進加開發);
(3)技術實施(工程化);
(4)實現商業化(獲得經濟效益)。
257.按來源來分技術創新
按創新的來源可將技術創新分為以下兩種:
1.自主創新
即企業以自身力量為基礎獨立進行研究開發,實現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並以市場的承認為標誌,我國“北大方正”研究開發並商品化推出電子出版係統,即為自主創新結果。自主創新雖然具有可以降低交易費用,提高創新效率等特點,但其風險往往也獨自承擔。同時,自主創新還要求企業具有實力雄厚的研究開發機構與成果積累,有強大而領先的技術作為後盾。此方式主要適用於風險型及高新技術的中小型企業的創新。
2.合作創新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或機構憑借各自技術力量合作實施的創新。傳統觀念認為,隻要企業技術能力強就應采取自主創新方式。然而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使得不論是製造技術還是產品技術都成為一個複雜的技術體係,個別企業的技術能力已不能完全覆蓋創新所涉及的所有技術領域,這就使得合作創新成為社會分工之必然。
3.模仿創新
指技術水平落後的企業利用各種手段引進其他企業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後達到自己創新目的的創新方式。這種創新方式可以使落後企業短期內提高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的能力,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日本企業在這方麵尤為典型。當然引進技術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素質,即庫茲涅茨強調的“社會能力”,這對於具體的企業而言就是吸收消化引進技術的技術能力和再創新的組織實施能力。
4.出於再創新目的的企業兼並
這是企業對那些掌握本企業重大技術創新所需要的核心或關鍵技術的企業實施的兼並。這種創新方式已經成為西方大型企業兼並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
258.按創新程度來分技術創新
按創新的程度可將技術創新分為以下兩種:
1.漸進性創新
它說明企業的技術創新是從無數的小創新開始的,當大量的小創新不斷地改善著企業的技術狀態,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導致質變的大創新。這種創新具有漸進性、模仿性,創新的周期一般較短,而創新效果較好的特點。如由火柴盒、包裝箱發展起來的集裝箱、由收音機發展起來的組合音響等。日本企業多采用此方式。如索尼公司每年上市近千種新產品,其中大部分是產品功能的某些微小變化,或者不同功能的組合,如品種繁多的隨身聽等。
2.根本性創新
它是基礎研究的商業化應用獲得重大突破的產物,其特點是伴隨著全新技術的產品率先進入市場,往往能夠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產業。歐美企業多采用此創新方式。如美國貝爾公司發明並生產的電話,開辟了機器對講的新時代,該公司發明了晶體管使人類進入了半導體時代。得克薩斯儀器公司首先推出了集成電路,把人類推向了微電子時代。
根本性創新又有兩種形式:
(1)全新技術的全新應用,如激光唱盤的產生等;
(2)現有技術的全新應用(即杠杆式創新),它指利用現有技術與知識,在產品或生產工藝的實際應用方麵取得重大突破。
259.按內容來分技術創新
按創新的內容可將技術創新分為以下兩種:
1.產品創新
它是指麵向用戶、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產品進行的創新。或產品創新是指技術上有變化的產品的商業化,它可以是完全新的產品,也可以是對現有產品的改進。
2.工藝創新(也叫過程創新)
它是指對產品的加工過程、工藝路線、設備所進行的創新。將創新劃分為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的價值是明顯的。首先,產品和工藝是互相補充的。新的工藝可以引發出新的產品,新的產品也可以引發新的工藝。一旦有了重大產品創新,人們便會花大力氣進行工藝創新,以使產品創新具有規模經濟效益。其次,由於工藝創新涉及多個環節,如設備、工藝、技能等,所以工藝創新的實施有時比產品創新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