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下卷(6)(2 / 3)

神奇的老鼠世界

在莫桑比克的森林中,有一種專捉貓來吃的老鼠;在非洲的讚比亞有一種踩不死的老鼠;在朝鮮妙香山有一種吃鼠的老鼠……

(1)會捉貓的老鼠

眾所周知,貓是老鼠的天敵,在有貓的地方,老鼠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可是在莫桑比克的森林中,有一種專捉貓來吃的老鼠。這種老鼠身體的長度隻有普通家貓體長的二十分之一,貌不驚人。但隻要它由鼠洞中跳出來,吱吱發出叫聲,貓就會全身發抖,癱瘓在地上。原來,這種老鼠具有獨特的降貓本領,它能分泌出一種名叫“麻磷氣”的特殊氣體。這種氣體的作用如同“麻醉劑”。每當吃貓鼠竄出洞穴後,一旦發現敵情,它便本能地釋放出這種氣體,使周圍空氣中立刻有一種濃烈的臭味。當貓嗅到這種臭味時,全身動彈不得。老鼠乘機一縱而上貓背,並用堅硬而銳利的牙齒咬斷其氣管與食管,即使再大的貓也逃脫不掉,於是貓便成為小小的吃貓鼠甚至“全家族”成員的一頓美餐。

(2)踩不死的老鼠

老鼠被人踩在腳下,即使死不了,但也很難活。在非洲的讚比亞,有一種踩不死的老鼠,叫“拱橋鼠”。這種老鼠大的很重,一般要有1公斤左右,如果你不小心踩住它時,它在你的腳下立刻會拱起脊背,全身運氣,伏在地上,下麵有個鎖骨支撐著。看上去宛如一座石拱橋,即使是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踩上去,它也巋然不動,不受任何損傷。

在尼日爾有一種“扁鼠”,也具有抗日的本事,這種鼠的身體看上去特別平扁。毛色潤滑而且多肉。脊柱骨細小而柔軟,內髒微細並緊貼腹部。當人們踩著它時,它的骨骼全擠向一邊,內髒則擠向另一邊,當腳提起時,它就恢複原形,逃之夭夭了。

(3)吃鼠的老鼠

在朝鮮妙香山、金剛山等幾座名山中,生活著一種叫白鼬的老鼠。它是一種最小的食肉動物。這種動物體態雖小,但它的耳、鼻等器官十分靈敏,每當遇到老鼠,就顯得異常靈巧,隻要老鼠一出現,就很難逃脫。更有趣的是,它有一種天然的保護色,其皮毛色彩隨著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的變化而變化。夏天露體部分成栗色,冬天又複原為白色。所以,它在地上行走、奔跑時,人們很難發現它。

(4)能照明的鼠

西班牙裴加特有一種褐黃色短尾巴的山鼠,用這種鼠可以製作成“鼠燭”,用來照明。它的腹部有一油腺囊,可以分泌出一種透明無味的油液。當地人稱它為“燭鼠”。“燭鼠”被人捕捉後,把它的內髒掏盡,抽出液油,然後曬幹或烘幹,用鐵棒從鼠口插入,抽出鐵棒倒入油液,放上燈撚,再把鼠口縫合上,就可以當蠟燭使用了。

(5)無毛鼴鼠

生長在非洲的一種奇異的哺乳動物——裸鼴鼠。它的外表有幾分像海象;3英寸長的身軀又圓又胖,根毛不長,齜牙咧嘴,樣子十分醜陋。

裸鼴鼠是以80隻以上為一個群體,生活在地下,由一隻雄鼠“統治”。這隻鼠王惟一有權生產幼鼠。某它鼴鼠有著明確的分工,包括運載食物,建築巢穴,清除垃圾以至於照管和撫養幼鼠。鼠王特別強壯,它定期在群鼠中進行檢查,如發現某一雌鼠的性將要發育成熟時,它就會發出一種特殊的物質,阻止這隻雌鼠的性成熟。如果鼠王離開了群體,別的雌鼠的性就會發育起來。同時增長體態和力氣。接著雌鼠之間會發生決鬥,勝利者將是新的鼠王。

(6)睡鼠

在歐洲生長著一種睡鼠。它是動物中的冬眠冠軍。每年的10月它就開始睡,等到第2年的3、4月份才能醒來,一覺睡了半年多。睡鼠還有自切的本領,這是它自身保護的“武器”,每當敵人洋洋得意地捕捉倒在地上活蹦亂跳的睡鼠時,殊不知,這正是中了睡鼠的金蟬脫殼之計。因為得到的是一條尾鞘。睡鼠像脫手套似的將尾椎骨從毛皮“套子”中脫出,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在睡鼠中有15種具有脫“尾套”自切的本領。其中,一種學名叫格拉菲烏魯斯的非洲睡鼠表現極為突出。這種睡鼠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文雅端莊的小家夥們還會有這麼大的能耐,當你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它的尾巴每隔8毫米就有一個變細的“縊環”,每個“縊環”部位都能在關鍵時刻斷開。

奇怪的兔子

兔子是人們所喜愛的動物,它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長著兩隻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但在自然界中,卻有著一些與眾不同,奇形怪狀的兔子。

(1)獨耳免

兔子的雙耳最引人注目,但不久前美國馬薩諸塞州一位名叫理查,奧爾德曼的人,他喂養的一隻母兔產了兩隻奇特的獨耳免。這兩隻獨耳兔竟一隻耳朵長在左側,另一隻兔子的耳朵長在右側。

(2)龜殼兔

英國一家動物園裏有一隻習性奇怪的家兔。這隻家兔住在一塊大龜殼裏,它十分喜愛這個“家”。平時除了吃食以外,什麼地方也不去,隻是蹲在龜殼下麵。就像大龜殼長在它身上一樣。

(3)長角的兔子

在前蘇聯曾經有人發現了長角的兔子,雜誌在登出這則消息後,引起了種種猜疑。

但在美國最近也出現了類似的報道,聲稱發現了長角的兔子。由此生物學家肯定了“長角兔子”的存在。並認為,這是由於兔子頭上長了硬瘤,就像羊角一樣。據調查,在艾奧瓦和堪薩斯的75隻美國硬毛兔中,有11隻頭上是“長角”的。

(4)糖兔

在緬甸南部的山區,生活著一種毛色赤紅,眼睛洪亮的小野兔。因為它的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煮熟後肉味很甜,就像放了糖一樣。當地人稱它為“糖兔”。“糖兔”的身體比一般野兔要小一些,跑起來卻很快,由於它的毛色是赤紅的,從遠處看上去就像一團火。

(5)小石兔

這是一種世界上最小的兔子,它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的南坡一帶。小石兔的身長大約在15~16厘米。外形與家鼠很相似,毛色呈灰棕色,光亮而柔軟,堪稱皮毛類的佳品。它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即四肢長短一樣。小石兔的叫聲很像某個人在悠然自得地吹口哨,時高時低,非常悅耳動聽。當地的人常把小石兔捉回家來,放在籠中喂養。

會治病的動物

在動物們受了外傷之後,它們決不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進行自我治療。其治療的方法和效果與人類利用醫學成果有意識地進行治病的行為十分相似,可以達到人類不敢相信的程度。

在自然界裏,動物會不會生病?生了病是如何治療的呢?

美洲的灰熊,似乎懂得防病重於治病這個醫學道理,為了健身,它經常到溫泉裏去洗澡,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有人在美洲的大雨裏,看見一隻母野吐綬雞,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迫它的“孩子”吃安息香的樹葉。因為這種樹葉子很苦,平時野吐綬雞碰都不碰。“孩子們”不肯吃,母親堅持不讓,“子女們”隻好吞下。原來,好心的母親怕它的子女被雨水淋濕受涼感冒,而安息香的樹葉具有強身和預防感冒的作用。

在動物們受了外傷之後,它們決不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進行自我治療。其治療的方法和效果與人類利用醫學成果有意識地進行治病的行為十分相似,可以達到人類不能相信的程度。在南美洲濃密的叢林中,一位美國鳥類學家目睹了一個奇跡,一隻羽毛豔麗而大腿骨折了的公雉用尖嘴叼起河灘上的灰白色土粒,往腿部的傷處出去。接著發生的事更令人不可思議。這隻鳥兒又一瘸一跳地蹦到草叢,叼起一根根柔軟的草莖,就像外科醫生做石膏固定手術那樣,先把折斷的骨頭對上,然後把事先弄好的“繃帶”包紮在傷處。直到骨頭長好以後才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