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
2000年除夕那天,我把一本嶄新的小說集《藍色迷情》贈送給王歡,因為正月初一就是他十八歲生日。這本集子是一套係列叢書中的一本,我不僅是這套叢書的主編,還為這套書寫了總序,我當然有理由把它作為禮物送給王歡,他從小就是我十分熟悉的孩子。內向,有靈性,善於思考,這是成年的他又留給我的印象。
這本小說集的出版,大概給王歡帶來了好運氣,那年他如願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戲文係本科。戲文係不僅為影視界造就出很多實力派編劇,也是作家的搖籃。如果我沒記錯,當年的喬雪竹、陸星兒、肖複興、朱曉平等不少人都是從這裏步入文壇的。進入大學的王歡像一塊投入爐中的生鐵,在冶煉中獲得了全新的再造。四年專業編劇的訓練,讓他初步構築了自身的文學理念。他參加了電視連續劇和電影文學的創作,還發表了數量可觀的詩歌。畢業那年,他創作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愛曾如海,浪也白頭》,我饒有興趣地閱讀了這部小說,因為男主人公是以我的一位攝影家朋友為生活原型。女主人公麥晴是一位從小地方來到現代化大都市謀求生存的優秀女孩兒。帶著開拓人生的美好夢想,她走進了奢華的大都市,也進入了男人們欲望的視野。為了報複兩個男人的玩弄,她潛心設局謀殺,在自己鍾愛的攝影事業迫近成功之時,令人悲哀地放棄了生命。這部小說的問世,把王歡從同一代人的思維模式中分化出來,他沒有利用文學的主張宣泄自我精神的表述,而是以冷峻客觀的態度直麵人欲橫流的現實社會。
十年前我寫過這樣一段文字:人生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不可互相替代的豈止是曆史的位置,更多的還是不同色澤的光芒和青春。王歡新出版的長篇小說《青春內幕》,則以他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藝術直覺,準確地選擇了一個詮釋平台,去透視、解析同一代人的生命內幕。小說通過主人公林幻在藝術院校成長的特殊經曆,以技藝嫻熟的筆法向人們娓娓道來一部青春的傳說,然後又以形象、細膩、生動的文字,解析這一特殊群體的生存狀態與內心世界的種種懸疑。戀愛與奮鬥,幾乎是所有青春小說的主題。《青春內幕》不同的是讓主人公林幻從師中國武術的傳奇經曆,始終貫穿著小說的全過程。與出神入化的金庸大師相比,這部小說對有關武術場景的描寫更真實了許多。麵對複雜的社會與充滿挑戰的人生,青春的選擇,愛與欲的分野,藝術的繽紛夢想,都必然在書裏書外的年輕人心裏,萌動出不同的信念,生長出理想的活色。
如果劃分,王歡理當列入80後作家的群體。80後是城市獨生子女高峰年代的產物,他們有著與父輩截然不同的生長環境和曆史背景。他們的視野、他們的審美、他們的價值取向、他們的人生觀在《青春內幕》這部小說中,得到了形象深刻的獨白,坦誠率真的自我表述。但這部作品也通過對淺草、高蕊、唐婉、雨木的精心刻畫,客觀地揭示出這一代人的性格和人格,在不同環境中有著不同程度的偏執和缺失。因為這四個女孩兒從四個不同的起點都與男主人公有著超越性別的精神對話,然後把一切歸複到愛情的永恒主題。其實這部小說頗值得關注的另一點是,王歡通過林幻如何曆經坎坷曆練追隨大成拳的故事線索,對中國傳統武術進行了大膽全新的探索。
王歡是一個創作態度嚴肅的青年作家,但要成為真正的現實主義優秀作家,還要付出百倍的艱辛和努力。我和喜愛他的讀者一樣,真誠地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高洪波,著名詩人,兒童文學家,散文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