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生活繼而迎來,學校裏又一批新麵孔換走了一批老麵孔,其實不老,隻是眼熟罷了。學習的氣氛日益變得緊張起來,什麼卷子、學習資料、報紙不知從何而降,滿天紛飛,猶如秋天的落葉一般。往往報紙還沒來得及閱讀,卷子又緊接著發了下來,卷子還沒來得及做,資料就緊隨其後。最後,導致書桌上再沒有一片淨土可供利用,多餘的書隻好擱置在地下。有時竟為了這丁點寸土還互相發生小爭執。除了寸土外,時間更是大家要爭的。瓶底班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平時考試之所以能考得好成績,其分數與眼鏡的度數是一樣高,原因是瓶底班長學習有方,刻苦拚命和堅持不懈的態度成就了她的偉績。班裏傳言說,瓶底班長每至清晨天地朦朧依稀還能看到星星時,她就從夢中赫然崛起,比公雞起得還要早。穿衣服、疊被、洗漱僅用兩分鍾的時間就能解決,這是一個消防員望塵莫及的。然後,火速奔向教室裏勤奮學習,而到了晚上總是最後一個離去的。深夜裏像月圓下的野狼一樣精神旺盛,瓶底班長就這樣過著飛禽走獸的日子。並且夜以繼日,又日以繼夜地堅持不懈。精神是何等的堅強,但肉體卻是那般的脆弱,最終身體負荷承受不住,幾次在班裏頹然暈倒。侯老師得知以後,非但沒有勸阻指責,反而讚賞表揚了一番,為了表示傾佩,同學們給予雷鳴般的掌聲作為鼓勵。自此以後,瓶底班長就以暈倒為榮,繼續堅持學習,繼續堅持暈倒。後來人們也就習以為常了,不再為此感到驚慌。每次瓶底班長暈倒後,便是此起彼伏的掌聲。
為了學習瓶底班長勤奮好學隻爭朝夕的精神,軍義特意買了一盞小台燈以供晚上在宿舍讀書使用。那台燈雖小,但發出的光不僅蒼白耀眼,而且波及範圍甚廣。每到晚上,那盞燈便盡其所能地展顯自己的獨特功能,台燈下的軍義孜孜不倦地看著書,其餘三人被光照得不適應,睡意跟著宿舍裏的黑暗一起被驅趕出去。三人又不好意思阻止,生怕影響了軍義成才的夢想,縱然自己的美夢難圓,夜不能寐,隻能忍受失眠帶來的痛苦。晨宇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想到自己逆水行舟的成績,索性下來陪同軍義一同看書。
古人就有喜歡在夜裏讀書的怪癖。例如,匡衡、車胤、孫康為了晚上能讀書,鑿壁借光,囊瑩映雪的事例流傳千古。這足以說明,燈光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講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晚上。想到這幾位古人艱苦的求學史,晨宇心頭湧出一股幸福感。可這種油然而生的幸福感隨著讀那無趣乏味的書,漸漸又變得淡了,最後不知不覺地又神奇地消失了。
第二天,晨宇渾身乏力,不知何時冒出來兩個黑眼圈守護著無神的雙眼。上課時,哈欠連天,就像清末腐敗的清政府與列強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一樣一個接著一個,終於在老師精湛的催眠技術下,晨宇成功地倒在桌上,腐敗地呼呼酣睡起來。醒來時,食堂已經炊煙嫋嫋。黑板上又不知何時已爬滿了字,仔細斟酌一番卻不知道它們為何由來,權衡一下昨晚熬夜看書的結果,感覺得不償失。這時把目光投向軍義,軍義一隻手正在托著搖搖欲墜的腦袋,兩隻昏昏欲睡的眼睛如魚腮一樣,一閉一合。軍義沒有懸梁刺骨的勇氣和魄力,每當疲倦之時就喝一杯又苦又澀的咖啡提神,可惜刺激味覺的咖啡遠遠不如刺激肉體方法有效,徒增了去廁所的次數,有時甚至還流連忘返。
高三的時間越來越緊湊,中秋節的假期被迫充公,所以這個中秋節隻能在學校度過。晨宇的母親想念兒子,每逢佳節更是倍思兒,中午要來學校探望。母親廢了半天口舌才進來,平時除了放假學校是不允許家長進入的。母親拎著一堆水果和月餅,見到兒子心中又是喜悅又是心酸。晨宇把母親帶到宿舍,這個時候是午休時間。宿舍裏軍義在安分的看書,於子浩躺在床上不知是否睡了。母子二人進了宿舍,母親見軍義正用功,誇獎軍義:“這孩子中午也不休息,現在還抓緊學習,真刻苦。”於子浩洋裝睡覺,心裏反駁:不會休息的人,是不會工作的。軍義放下書,說:“現在班裏同學都是這樣。有的中午不回宿舍,就在班裏學習。”說完謙虛地嗬嗬直笑。晨宇拿蘋果分給軍義和子浩吃,子浩這時假裝是被吵醒,當著晨宇的母親,一臉客氣,推讓說不要。可惜這客氣是短暫的,待晨宇把母親送走回來時,那堆水果和月餅已經所剩無幾,這時不知石磊從哪裏冒出來也來分享,晨宇一陣心痛,可是又不能表現出來,否則會被罵小氣,自己也沒有胃口吃。到了晚自習,學校居然給學生發月餅和梨,畢竟是免費發放的,那月餅硬的跟石頭似的,梨小的與棗身材相似。但學生們都很快樂。晨宇想這些東西定不會好吃,所以把它們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