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探秘未知的世界(30)(2 / 3)

最令人費解的是駛進“未來”的時空。

1935年,維克特·高達還隻是英國的一名空軍中校,不過,他後來升任了陸軍元帥,這顯然為他的神秘經曆增添了分量。

那一天天氣不好,但他還是駕駛著那架開艙式的雄鹿雙翼飛機,在蘇格蘭愛丁堡一帶進行一次例行飛行。愛丁堡附近有個德連機場,早已廢棄不用。機棚屋頂坍塌,跑道破損不堪,荒草遍地,鐵絲網縱橫,一群群牛羊在那裏吃草。對於老資格的飛行員維克特來說,這情景非常熟悉。

當飛機快要飛到德連機場上空的時候,他突然遇到了暴風雨,並且不由自主地鑽進了一團螺旋狀氣流。氣流將飛機狠狠地下壓,他驚出一身冷汗,隻要再持續一兩秒鍾,飛機就會因觸地而爆炸。他拚死掙紮,終於把飛機拉出了這股螺旋形氣流。但飛機仍然很低,以至於地麵上的一個躲雨的小女孩必須把身體彎著跑,才不會碰到他的機翼。

他開始提升飛機,重新修正方位,然而令他吃驚的是,剛才嚴重幹擾他飛行的暴風雨沒有了,機翼下陽光普照,特別令他奇怪的是,那座非常熟悉、早已廢棄的德連機場,卻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新機棚蓋好了,柏油路修好了,停機坪上停放著一批漆得鮮亮的黃色飛機,其中有一種單翼飛機他從來沒有見過。

這一切,決不可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維克特後來回憶說:“當時正有一架飛機在緩緩地移動,推動飛機的機械師穿著藍色工作服,我經過那裏時飛得很低,低得剛好能夠掠過車棚,照理說,這麼低的飛行高度不但會發出嘈雜的引擎聲,並且一定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可他們一個也沒有抬頭看上一眼。另一點使我覺得不同尋常的是,這些機械人員都穿著藍色的工作服,而當時的皇家空軍機械師一律穿棕色製服。”

他很驚詫於自己的發現,決心再度飛臨機場,以便看個仔細。可是,當他再次接近機場邊界時,又遇到了剛才幾乎使他喪命的暴風雨,他立即把飛機拉升到5000米的高度,平安地返回了位於漢普郡安多佛的空軍總部。

他把剛才的奇遇講給幾位空軍同僚聽,結果是沒人相信。他向當局呈送了報告,報告原件至今還保存在皇家空軍檔案裏。

“下次到蘇格蘭時,少喝點威士忌吧!”他的同僚們這樣說。

但誰也沒有料到的是,維克特中校這天看到的景象,竟然在四年之後全部出現。

1939年9月1日,德國突然襲擊波蘭,9月3日,英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因為戰爭需要,已被廢棄的德連機場重新投入使用,在那裏放牧的農民被遣走,機場改名為“基本飛行訓練學校”,所有的飛行員工作時一律穿藍色工作服。除了原有的黃色504N 雙翼飛機外,還引進了一批新式的馬其斯特單翼飛機,而這,正是維克特四年前所看到的。

怎樣來解釋維克特的這段奇怪的經曆呢?30年後,維克特回顧起這段經曆來,連自己也迷惑不解。他說:

“當時的經曆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敢確定。不過有一點,當時的陽光似乎跟平常見到的不太一樣。同時,我也覺得那些地麵上的工作人員也有些異樣。當我的飛機低空飛過,發出那麼大的噪音時,竟沒有一個人感覺到我的存在!事後我想了又想,總覺得照當時的情景來看,仿佛他們才是真實的,而我卻是幻象。但我的確是開著飛機呀!我能清醒地感覺到四周環境的變化,聽到了飛機的巨大響聲,還有掠過機棚時的感覺,以及飛機在暴風雨中差點失去控製時的毛骨悚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實,你又怎麼能相信它隻是一場夢!”

究竟是什麼原因叫他看到了四年後的情景,我們無法解釋。

“沒有一次遊曆超過20秒鍾,”哈格蘭德博士說,“飛行速度的快慢,與穿越時間屏障沒有特別的關係,無論在超音速狀態下,還是亞音速狀態下,都有突破時間屏障的事例發生。”

白俄羅斯共和國科學院通信院士A.N.魏尼克通過實驗,證明了“時間場”和“空間場”的存在。他認為,我們將來“可以控製時間和空間,就像我們控製溫度、速度和壓力一樣”。但他同時也認為,盡管世界上曾經存在的一切——人、植物、房子、金字塔、輪船,都以時間輻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痕跡”,但我們不能乘坐“時間機器返回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