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不靜(一)(2 / 2)

長孫皇後最了解自家這個大女兒的脾性,淡淡道:“你以為你跪在這兒你父皇就能收回成命嗎?君無戲言,豈能輕易毀諾?更何況是在國家大事上已經做了抉擇?如果我是你,就不該跪在這裏,那樣隻會激怒你父皇,不僅讓雪雁嫁到吐穀渾的時間會加快,還會讓你父皇把對你的惱化成對郭善的恨。”

李麗質倒不是不懂這些,隻是先前她委實難以抉擇所以才做出了下跪的決定的。

便磕頭道:“請母後讓父皇收回成命吧,女兒知道母後一定能有辦法。”

或許,從一開始李麗質下跪跪的不是李世民,跪的是長孫皇後。求的不是李世民,而是長孫皇後。

郭善忽然才覺得,自己或許忽略了什麼。也忽然覺得,李麗質下跪其實就是為了讓長孫皇後過來,讓長孫皇後心疼。至少在郭善看來,長孫皇後比起李世民要講道理多了,恐怕李麗質也是這麼認為的吧?

旁邊,一直不說話的李雪雁也哭著叫了一聲“叔母”,聲兒和臉上都透著哀求,看起來可憐極了。

長孫皇後淡淡的歎了口氣,大步走出了凳子朝著李雪雁走去:“好孩子,苦了你了。”

旁邊的侍女們皆是一慌,紛紛持著簦去給長孫皇後躲雨。然而雨哪兒那麼好躲的,長孫皇後的衣服被淋濕了小半。

長孫皇後渾然不顧自己被淋濕了小半的衣服,也沒有去嫌李雪雁濕漉漉的衣服,而是把李雪雁攬在懷裏輕聲問道:“你是不是很怨你叔父?”

李雪雁嘟著嘴,淚眼婆娑搖頭:“沒有。”

聲兒還打著哭腔呢。

長孫皇後用手掌輕輕撫摸李雪雁的臉,道:“你是不是不想去吐穀渾?”

李雪雁還是搖頭,說:“爹爹說過,來長安城聽叔父叔母的話。叔父叔母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叔父叔母教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絕沒有怨言。”

她未必真能透徹這句話的意思,但哪怕真透徹了這句話的意思恐怕真要這麼做卻又是極痛苦的。旁邊郭善歎了口氣,暗想這是身為一個皇家的女人從小就該有的覺悟嗎?或許她們該有這樣的覺悟,因為上天賜予了你可觀的身世卻不可能再多給你一分的幸運了。

“昔西漢元帝時,昭君出塞,使漢匈兩族親如一家。國家興亡,其責豈在匹夫?身為皇家子女,更該表率於天下。這些道理你或許從你父親那兒聽過,這些道理你的麗質姐姐也聽過。然而,這些道理你們不知,也還不懂。”她起身,淡淡的看了郭善一眼道:“隋時義成公主和親突厥,曆經四位突厥帝君更迭,一生飽受痛苦。本宮不喜歡她,卻佩服她的血性和堅持。在本宮看來,後來她雖然被李靖將軍所殺,但本宮依然佩服她。她的勇氣和忠貞遠勝過隋朝時候的諸位勇將,如楊政道之流亦不能與這女子相媲美。她是真正的皇家女,她做到了她該做的一切,直至消亡。”

長孫皇後這些話讓郭善想到了那個義成公主,隋文帝時為了國家利益主動嫁到了突厥的女人。這個女人確實先後給四位突厥的可汗做妻,而可怕的是這幾位可汗中,她丈夫死後就又嫁給了兒子,兒子之後又是兒子的弟弟...但饒是如此,她也堅強的活了下來,一生中都在為隋朝做貢獻,煬帝死後又幫助楊政道建立後隋,一直到臨終前國破家亡也未曾向勝利者投降...直到被李靖殺死。

這是個戰鬥至死的女人,或許名聲不響,甚至在皇家的族譜上也已經被除名,但她一生的經曆卻不可謂不讓人側目。

聽長孫皇後道:“本宮說這些,你們都懂了嗎?知道該怎麼做了嗎?”又望向李麗質道:“帶著你妹妹回屋裏去吧,如果真想你父皇收回成命,就該好好想想一個能打動你父皇收回成命的理由。”

長孫皇後說完話,不知道李麗質是怎麼想的,於是叩了首真的起了身了。

郭善的腦海依然在想著長孫皇後所說的那個義成公主,那個女人確實值得人敬佩,但所有人都該效仿麼?和親乃是為了天下太平。這個是大臣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讓皇家女子遠嫁他鄉的借口麼?

或許所有的皇家女子都該向義成公主看齊,可郭善卻不認為;他始終認為,別人願意付出不代表自己可以坦然接受。倘若別人不願意付出,更不可以道德捆綁讓別人付出,自己卻坦然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