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慮酒樓的同時,郭善同樣也不曾放棄對學堂的興辦。
當然,郭善沒想過要興辦一所世界上最大的學堂,因為他沒那能力。但同樣的,郭善也不肯把學堂的興辦安排的向酒樓那樣草率。
場地的選擇在最初郭善就已經做好了決定,徐老頭那處山莊是最佳的選擇。一來佃農們家的孩子大部分都住在附近周圍,十分方便學生們回家。二來出了山莊就能看見農夫們的耕種,郭善可不打算把一幫孩子教成五穀不分的窮酸秀才。而最最重要的是,那兒依山傍水,風景清秀。既沒有長安城裏坊的喧囂,同樣沒有長安城官府的壓迫。
看起來與世隔絕,但隻要走上不遠的路經過灞橋就可以直入長安。但他卻又如此的獨立,如此清幽,極符合教書育人。
已在府上得到寧姐兒和王蘇蘇送來的錢後郭善就已經開始著手辦理學堂興辦的事兒了,除去置辦酒樓所需要的一些費用外其餘的小部分錢被他拆散了投入了對學堂的興辦。從購買書本做起,再到聯係筆行和琴行而計劃性的購入一定數目的教學工具。
當然,這一切還不足以一口氣吃成個胖子。郭善現在唯一能做的,除了先做好必須做的,才考慮一些該做卻還沒想到如何做的事。
學堂按照郭善的計劃,步驟性的慢慢的完善。但酒樓,卻在郭善和胡老漢的大力推動下拉開了帷幕。
從兩天前起,陋室就宣布了一條消息。
陋室,將對每一位朋友免費提供酒菜。
這個消息讓很多士子文人興奮,頃刻間陋室似乎就真成了高貴的代名詞。
但同樣的,陋室卻又多了一條店規。
‘非德才兼備者,不能入室’
這讓很多人覺得自個兒受到了歧視。
但,這條帶有歧視的店規卻沒有遭到多大世人的抨擊。一來,普通的窮苦百姓無錢無才,無論是按照原來的打算還是按照現在的店規,他們都進不起陋室的。而陋室的店規,真正打擊到的其實是一些光有錢和權的權貴和一些光有錢無才的富人而已。
但富者大多是經商之人,而在當下的社會商人本身性連普通老百姓都不如。誰會去考慮富商的感受?反而店規的出示讓人感覺到了陋室的不一般,讓人感覺陋室沒有了半分的銅臭,反而覺得陋室是真正的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至於到底陋室是什麼人聚集的地方,這些郭善壓根兒就沒有去多想。但當富人和權貴們不滿於陋室新開的店規使他們再也品嚐不到美酒佳肴後,陋室卻也發布了一條消息。
崇仁坊開了一家‘朋來閣’,是陋室供好酒好美食的朋友所去的酒樓。
本來集火於陋室的富人們立刻被朋來閣所吸引了,甭管他們對陋室的看法是好是壞,但是如果他們真想要喝美酒嚐美食的話那還就真隻能去朋來閣了。
還不等將廣告推廣到極高的高度,朋來閣就如火如荼的開辦了。
不像陋室那樣到處掛著詩書字畫,隻是翻新的酒樓妝點的富麗堂皇。
純粹的酒樓的模樣,但卻又跟普通的酒樓有很大的區別性。至少你可以看到高大的餐桌,乃及長方形的凳子。與胡床完全不一樣的凳子不僅僅占地麵積小,而且還可以挨著坐兩三個人。
桌子上的筷筒裏插著十幾雙筷子,每張桌子上都有店裏放置好的新手絹。無論你是否有潔癖,或者是不在乎桌子髒與否。你都可以用桌子上放置的嶄新的帕子來擦一擦你身下的凳子,而最為難能可貴的則是手絹兒並不收你一分錢。
對於坐慣了墊子的人而言,或許坐凳子未必能讓他們真感覺舒服,但卻一定能讓他們感覺新鮮。
對於坐慣了墊子而身前隻放著案桌進食的人而言,同坐在一個凳子上四麵圍著吃飯吃菜或許本身又有不一樣的新鮮感。
當然,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
酒桌上推薦的剛出來的菜是大家想要一飽口福的,而還沒盛行推廣如今隻有陋室有的葡萄酒,也是大家舍不得不喝的。更加讓人覺得古怪和新鮮的則是,酒樓製定的會員製度讓人覺著十分有趣。
比如,你花一百錢便可以在朋來閣的會員薄上入冊你的名字。而往後你在朋來閣的消費將會單獨列賬,當花費到了一定的程度時,你在朋來閣的消費將會減免一部分。等你花費的錢越多,那你就可以在朋來閣得到更多的優惠。從初期的會員,變為中期會員,而後再為高級會員,再往後就是白銀會員再轉黃金。
具朋來閣的小道消息,當你達到黃金會員後,在朋來閣的一切開銷均不收費。
有些耍聰明的人仗著錢多,立刻花了一百貫辦了一個高級會員。可這在郭善看來是愚蠢的,因為兩百貫辦來的高級會員雖然看似距離黃金會員隻有兩步之遙了。可是這最後的兩步,恐怕那貨傾家蕩產也難以邁過。
但是這也阻止不住商人們的趨之如騖,在會員製度還沒流行的這個時代,大家看起來都覺得會員是極大占了便宜的。但是,郭善賺的便宜卻尤為最大。
ps:大章奉上,跟大家要花要收藏來了,不能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