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M60通用機槍(美國)

M60通用機槍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設計的一種輕重兩用機槍。它結構緊湊、火力較強、用途廣泛、射速較低、易於控製,是西方國家廣為使用的機槍之一,有多種改進型供坦克和直升機使用。

M60通用機槍的設計來源於美國對二戰期間德國使用的MG34/42係列通用機槍的研究。為了滿足不同作戰部隊的需要,美國還研製了許多M60的變型槍,如步兵用的M60E1,坦克或裝甲車用的M60E2,海軍陸戰隊用的M60E3,武裝直升機用的M60C,海軍艦炮用的M60D等。最新的型號是M60E4,主要服役於海軍特種部隊。

M60通用機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和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導氣裝置采用自動切斷火藥燃氣流入的辦法,控製作用於活塞的火藥燃氣能量。擊發機構是機框帶動的直動擊針式,僅能全自動射擊。另外,全槍大量采用衝壓件、組合件和塑料件,質量比老式機槍輕許多。

M6通用機槍的準星為片狀,固定式,表尺為立框式,可以迅速進行高低和方向調整。對機槍而言,由於槍管常需要更換,所以歸零校正最好在準星上進行,而M60式機槍準星是固定式的,難於歸零校正,這一點在M60E3式上得到了改進。

澳大利亞M60式7.62毫米通用機槍是澳大利亞從美國購買了M60機槍的專利技術後,根據叢林戰掩護物多的特點進行改進而成的。因為機槍手拖著一條完整的100發彈鏈穿越叢林時很麻煩,所以澳大利亞人又給M60通用機槍設計了一條可裝28~40發子彈的“預備反應彈匣”。它可以方便地掛在機槍左側,射手在進入掩體後,可更換上一條完整的彈鏈繼續射擊。

八、“勃朗寧”大口徑機槍(美國)

“勃朗寧”大口徑機槍是名副其實的“常青樹”,最初的型號由勃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持設計,之後產生了大量衍生型號,其中改進型的M2HB被各國軍隊大量裝備。該槍延續使用了數十年,直到2004年,美國陸軍仍在訂購該型機槍,預期至少可服役到2015年前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各方迫切需要大口徑步兵武器,以更好地對付剛剛出現的飛機和坦克等。勃朗寧受美國陸軍軍械部的委托,設計了一種新式12.7毫米大口徑重機槍,並開發出相應的彈藥係統。1921年,該槍成為美軍製式裝備,稱為M1921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

M2HB是M1921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的改進型,原來的水冷式槍管被改成氣冷式,雖然選用了加厚槍管壁的重型槍管,但槍體的總體質量卻減輕了,火力的持續性也大大改善。該槍於1933年定型,命名為M2HB重型槍管型大口徑機槍,其中HB表示“重型槍管”。

M2機槍主要用來對付裝甲目標、低空飛機和輕型防禦工事等。由於其精確度相當好,有時也可用作狙擊武器。M2機槍包括了高射機槍、坦克機槍、航空機槍等一係列衍生產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主要裝備之一。戰後,M2係列機槍及其彈藥係統也被西方各國廣泛采用。

20世紀80年代,比利時FN公司在M2HB的基礎上研製出了可快速更換槍管的新型M2HB—QCB機槍,並開發出新型彈藥,使M2機槍的作戰效能大大提高。同時,FN公司還開發出一套簡便可行的槍管快速更換裝置,在無需對原槍進行任何改動的情況下,隻須幾秒鍾就可以將M2HB轉換成M2HB-QCB。

九、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法國)

法國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是法國哈奇開斯公司以M1897哈奇開斯機槍為基礎推出的一種武器。哈奇開斯公司在M1897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一係列武器,哈奇開斯重機槍在戰場上顯示出的優異戰術性能使其受到了法軍當局的重視。

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的冷卻方式為水冷式,該槍隻能進行連發射擊。哈奇開斯重機槍采用導氣式工作原理,閉鎖動作由鉸接在槍機尾端的閉鎖栓上下偏移來實現。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並沒有設置專門的保險機構,而是采用24發或30發的剛性彈板,還可以將幾個彈板連接在一起,形成容彈量更大的彈帶。該槍采用片狀表尺,缺口式照門。在對空中目標實行射擊時,可將該槍安裝在專門的高射槍架上。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還可以安裝在三種平射槍架上使用,分別是1914式、1915式和1916式槍架,其中1916式槍架使用最為普遍。

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的結構簡單,零部件數量少,威力強大,即便在惡劣環境下射擊其可靠性仍很好,不過該槍質量很大,超過49千克,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重機槍”,且運輸極為困難,需要兩名機槍手推著手推車或者馬車進行運輸,因此該槍的機動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