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後,人才的競爭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對無形資本的重視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可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如何才能吸引優秀人才的目光,如何才能提高企業原有員工的忠誠度,如何才能留住企業員工的心,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

有了人才的龐大儲備後,企業又在思考另一個問題:怎樣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挖掘出每個人的潛在能力,利用人作為高級動物所具有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利用無窮的生產力為企業帶來更高、更長遠的利益。

……

問題的解決方案似乎向一個方向聚攏——重新定義和考慮企業員工福利的形式、作用和意義。

發散思維的好處就是開闊視野,福利本身突破了以往的局限,也顯現出不同以往的作用力。一些企業開始嚐試各種不同的福利方式:

從生理安全到心理健康的全麵嗬護——企業開始關注員工的工作環境,努力保障員工的生產安全,力求為員工提供一個心情舒暢的工作氛圍,從而減少企業員工的心理壓力,保證企業員工以輕鬆愉悅的心情參與企業的各項活動。

從在職工作到離職退休的終身保障——為了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企業努力提供各種可能的保障措施,從失業保險到養老金保險,從醫療保險到工傷保險,在企業的鄭重承諾下,員工卸下了思想上的包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因為他們知道,企業會回饋給他們公平的待遇。

從物質滿足到精神追求的多方支持——企業員工的物質需求是第一位的,按照人的需求學說,隻有在取得溫飽後才有精力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為此,企業首先從物質獎勵著手,提供一係列諸如獎勵、津貼等額外報酬,以提高企業員工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這種最為直接、也是最基礎的福利措施一向最受企業員工的歡迎。

從職前培訓到離職培訓的全程教育——有了物質的滿足後,企業員工的需求開始向精神領域邁進,尤其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他們有著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意識。所以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渴求十分強烈。一方麵為了自身的發展,一方麵為了滿足員工的深層次需求,企業隨時為員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以幫助員工和企業一起成長壯大。

從現階段的學習到將來的長遠規劃——企業並沒有把員工局限於一個有限的空間裏,因為他們知道,隻有廣闊的領域才能為企業員工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從員工的自身特性入手,在企業有意識的幫助下,協助員工進行長遠的職業規劃,這就好像一條康莊大道,激勵著員工迎著朝陽進發。

……

員工福利的重要性開始在企業中凸現,因為對於企業而言,這就好像一場以小博大的投資,有限的投入可以帶來員工無限潛力的挖掘,這將給企業帶來無窮的長期收入。美好的願望往往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增添了幾許無奈。當企業不遺餘力地力爭為企業員工創造更多更好的福利措施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很多時候,員工並沒有感受到企業對此所投入的大量財力、物力。並且,企業每年的福利開支在不斷增加,甚至大大超過了預算。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企業在麵對這種尷尬的境況時不得不坐下來認真思考。

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兩條:第一,幫助企業員工認識到企業為員工福利所做出的努力;第二,合理有效地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在福利項目上爭取最低的成本控製和最高的利益收入。而這兩點都有賴於企業員工福利計劃方案的設計。

企業員工福利計劃方案設計是每個企業在設計和實施任何一項員工福利時的參考標準,通過對員工福利計劃方案設計,讓企業員工能夠充分了解福利項目,認識到企業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隻有在此基礎上,員工福利才能發揮其作用,才能吸引人,留住人,才能贏得每個員工對企業的認同。當然,進行企業員工福利計劃方案設計對企業本身也有好處,它使得企業的福利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幫助企業控製福利項目的開支,可以對福利項目進行總體的規劃與設計,使福利項目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企業爭取更大的回報率。

本書對於企業員工福利計劃方案的設計僅僅是拋磚引玉,畢竟各個企業的環境、情況各不相同,不可能套用一個模式,所以在借鑒本書中所涉及的各福利項目方案設計時,務必結合自身的條件、狀況以及所希望達到的目的,有針對性地製定企業自己的員工福利計劃方案。相信,花費點時間,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最後的結果將是企業與員工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