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淵子沒有感到意外,空溟還是勝了上官桀,沒有奇跡發生。
曆史總是那麼巧合,空溟代表梵若寺取得了第二場會武的勝利,對陣者是氣宗的弟子,而當初武堂主持行空大師也是在第二場首戰,出戰便是首戰告捷,對手則是氣宗高手,年深日久,大家也忘了是誰了,似乎是氣宗現今的一位長老級人物。那屆會武,梵若寺大放異彩,行空更是憑借驚天修為和衝天氣概,一路直指“天樞”爭位戰,在天樞戰中力克劍脈號稱“新人王”的一劍仙:郭恕。郭恕經此一役之後,便銷聲匿跡,留書飄然而去,劍神大為遺憾,畢竟郭恕也是難得劍修之材,如此可惜了。便派門下弟子多方尋覓打探,始終沒有一劍仙的消息,後來劍神就提升百裏絳為亞神,代攝劍脈事務,自己索性閉關修煉,不問庶務。
行空和郭恕走的完全是兩天道路,所謂一飛衝天用在行空身上再也正常不過了,成王敗寇在三宗會武的場上太多太多了。也不怪三宗的弟子,誰不想出人頭地呢,誰不想一覽群雄呢,這本就是他們修真的一個目的,三宗會武隻不過是提供了一席之地,給了他們一個爭鬥的機會,至於誰勝誰負,且看自己了。行空拜入梵若寺主持門下,授“三光戒”(三光戒與比丘戒不同,比丘戒是入門受戒,三光戒則是由大智慧者親自開光洗禮,再眉間點下戒癍,受此戒者,入羅漢位,說明修行和德望已經獲準梵若寺認可,既然梵若寺認可,勢必人境亦是認可,三堂主持皆是三光戒僧)。翌年,行空成就大果,拜為武堂主持,成為梵若寺武技和修行最高執行者,位列“梵若寺三聖”之首,公推為下屆主持最熱門人選,在梵若寺享有極高威望和公信。
空溟首戰取勝,乃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似乎也在走著行空的老路。梵若寺主持念空大禪師已然年高,他傳言人境,早有隱退之意,隻是還有一些塵世未了,他不便讓位。那麼,接下來的主持會是誰呢,當然三堂主持,即武堂主持行空、戒堂主持行嗔、禪堂主持行難皆有機會,但如此看來,似乎行空的機會大一些,佛門子弟本就不在乎這些名利虛銜,但是既然你要立於世,身為三宗之一的梵若寺自然不能避嫌,這主持之爭,隻是遲早的事情。但畢竟佛門莊嚴,較之尋常的門派,還溫和得多,即便如此,誰又知道背後的波雲詭譎呢!
那麼,武堂主持之位必然空懸,武堂主持乃梵若寺高位之一,關鍵已極。梵若寺不會讓他空懸很長時間的,誰人合適此位呢?作為前武堂主持關門大弟子,三宗會武首戰大捷者的空溟,顯然有很大的契機。不能說十拿九穩吧,但是他絕對是最有力、最強勁的對手,梵若寺三代以內的高手年輕僧人甚多,空溟作為首席大弟子,自然沾光不少,而且空溟在年輕一輩中威望也算不錯,關鍵的是他在念空主持的眼中有著很重要和特殊的位子,從這次念空主持隨行而來,似乎能看出一二。要知道,念空主持一般絕少出得寺門,除非是氣宗和劍脈之長相邀,商榷要事,否則絕少踏出梵若寺的大門半步,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沒想到此次為了三宗會武破格法駕蒞臨,確實少見,三宗弟子和人境諸多散修,也能一睹佛門大禪的風範,念空大師風采俱佳,風頭一時搶過氣宗執教正一子道人,倒不是他的修為真的有正一子高,而是他絕少露麵,大家頗為好奇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