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流湧動(2 / 3)

“此處非你我之地,你我即是客,便有為客之道,還是少出去得好。氣宗不比尋常地方,而且恰逢三宗會武之緊要關頭,你切莫招惹是非,於為師難做。”老道知道劉文輝年輕氣盛,怕他闖出亂子來,所以再加囑咐。不過,他還是放心的,劉文輝受自己管教,有禮有節,處事應該大方得體的。可是老道哪裏知道,劉文輝剛剛就被氣宗倆女子“耍弄”一番,他要知道了劉文輝的作為,豈不氣的胡子也要拔光!

“謹尊師命,凡兒記在心裏了。”劉文輝長籲一口氣,總算是瞞過去了,看來扯謊的感覺真是不好呀。劉文輝想來,自己自打出生以來,似乎就沒有說過不實之言,沒想到居然為了此事而破了戒了。劉文輝汗淋淋的,他把頭埋得低低的,不想讓師傅看到他那張臉,不然全得露陷。可劉文輝哪裏知道,這一舉一動,一思一念,哪裏能逃過老道的火眼金睛,劉文輝再精,能精過他師傅?所謂薑還是老的辣,劉文輝還嫩了些呢。

“嗯,如此甚好。”老道也不去深究什麼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呢。自己這幾日運功調息,已經把狀態運至最佳,心中安穩了許多。

這幾日,老道和劉文輝都呆在屋中,絕少出來。段老道傳授了些簡單的馭氣之法給劉文輝,他深知自己與劉文輝相處時日無多了,能教一點是一點吧。這些反正以後劉文輝都是用得上的,自己能教就盡量多教些吧。現在劉文輝是已到了守胎後期了,若單論修為劉文輝已邁入高手之境了,雙七的年紀,就有如此的修為,當著可怖了。但若論馭氣法門和招式等,劉文輝還是初生之犢,嫩得很。他真和別人過招對敵,一個啟智後期的入門之士,隻要是從頭苦練的,就能擊敗劉文輝。可要是想置劉文輝於死地,倒也是件難事,除非有人在修為層次上高於劉文輝,畢竟他有守胎後期的修為,這份內力足以護體保命。

段老道的打算其實很簡單,自己賜予劉文輝超越同齡的內力修為,再由一個門派手把手地教授劉文輝入門之基,掌握馭氣之法,將招式路數也盡數學會。這樣配以先天的內力修為優勢,劉文輝即可出人頭地,修為一日千裏,自己也能安心,也算對劉文輝的二娘一個交代。氣宗乃三宗之首,氣宗的馭氣法源遠流長,與自己也是同屬一路,那麼劉文輝拜入氣宗,再好不過了。段老道心下又是幾番盤算,敲定如此,便這樣辦了。

三宗會武的一切準備事宜都近尾聲了,正一子正是下得法旨,定於三日後,迎天衍日,屆時,拉開三宗會武的序幕。氣宗、梵若寺、劍脈的少年翹楚,紛紛亮相,開始第一輪的會武比試。三山五嶽,四海賓朋也齊聚於此,觀禮磋商,一覽三宗之氣勢;一窺三宗各派之實力。三宗雖然坐大,但人家諸派表麵待之和氣,奉若高山,三宗號令人境,莫敢不從。但各派皆有各派的想法,雖實力不濟,總有磅礴之心,不想久居三宗氣焰之下。是以,借觀禮之機,查看三宗實力,以甄高低,各派心裏有數,自然也有一番規劃。

三宗會武的主演台已然搭建完畢,就在太平玉苑場上,高丈許,截麵長九丈,寬九丈,呈四麵玲瓏,寓意九九合一,暗合道家之數。離主演場數十丈遠,有兩處觀禮台,一處大而略顯簡單,一眼望去,估摸能容下千人。另一處觀禮台小而精致,藤椅、茶幾、熏爐等物什一應俱全,看來都是給各派宿老和三宗尊長準備的。這等級之分,就連修真也難避免,他們一向以看空看開自持,事到臨頭,也是難逃舊窠。觀禮台還有些許尚未完工,還有氣宗的門人再做修飾,不過看進度,明日可畢,誤不了三宗會武開場。

三宗會武可是三宗年輕人的節日,卻也是他們的夢靨,個個皆是身負師門重托,唯恐有失。三宗先祖設立“天衍日”規例,本是以磋商人境大事為主,會武為次。沒想到,時至今日,會晤商榷反倒成了小事,而三宗會武則成了重中之重,演變成氣宗、梵若寺和劍脈一較高下之依托。人境安定,物阜民豐,鮮有亂世,即是盛世,那麼修真總要有事情做。便把所以的精力都使在了三宗會武之上,六年荏苒,光陰像是一柄快劍,“嗖”的一聲就過了。大家都在此間暗自積蓄實力,紛紛想在這短短幾日,揚名天下,一飛衝天。三宗也是將此事列入頭等大事來對待,氣宗正一子、梵若寺念空大師、劍脈劍神都分別賜教弟子,開了各派先例,以一派之尊的身份,賜教二代,甚至三代弟子,這本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各派為了麵子計,為了聲譽計,也就顧不得那麼許多了。表麵是三宗的年輕一輩在較量,卻真真正正的是三宗在較量,孰高孰低,且看三宗會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