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誤差通常是以輸出誤差的最大值形式給出。它表示A/D轉換器實際輸出的數字量和理論上的輸出數字量之間的差別,常用最低有效位的倍數表示。例如給出相對誤差≤±LSB/2,這就表明實際輸出的數字量和理論上應得到的輸出數字量之間的誤差小於最低位的半個字。
轉換時間是指A/D轉換器從轉換控製信號到來開始,到輸出端得到穩定的數字信號所經過的時間。A/D轉換器的轉換時間與轉換電路的類型有關。不同類型的轉換器轉換速度相差甚遠。其中並行比較型A/D轉換器的轉換速度最高,8位二進製輸出的單片集成A/D轉換器轉換時間可達到50納秒以內,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次之,它們多數轉換時間在10~50毫秒以內。間接A/D轉換器的速度最慢,如雙積分A/D轉換器的轉換時間大都在幾十毫秒至幾百毫秒之間。在實際應用中,應從係統數據總的位數、精度要求、輸入模擬信號的範圍以及輸入信號極性等方麵綜合考慮,選用合適的A/D轉換器。
D/A轉換器一般按輸出的是電流還是電壓、能否做乘法運算等進行分類。大多數D/A轉換器由電阻陣列和n個電流開關(或電壓開關)構成。按數字輸入值切換開關,產生比例於輸入的電流(或電壓)。此外,也有為了改善精度而把恒流源放入器件內部的。
一般來說,由於電流開關的切換誤差小,大多采用電流開關型電路。如果電流開關型電路直接輸出生成電流,則為電流輸出型D/A轉換器,而電壓開關型電路為直接輸出電壓型D/A轉換器。
電壓輸出型D/A轉換器雖有直接從電阻陣列輸出電壓的,但一般采用內置輸出放大器以低阻抗輸出。直接輸出電壓的器件僅用於高阻抗負載,由於無輸出放大器部分的延遲,故常作為高速D/A轉換器使用。
電流輸出型D/A轉換器很少直接利用電流輸出,大多外接電流-電壓轉換電路得到電壓輸出。後者有兩種方法:一是隻在輸出引腳上接負載電阻而進行電流-電壓轉換,二是外接運算放大器。用負載電阻進行電流-電壓轉換的方法,雖可在電流輸出引腳上出現電壓,但必須在規定的輸出電壓範圍內使用,而且由於輸出阻抗高,一般需要外接運算放大器使用。此外,大部分CMOSD/A轉換器當輸出電壓不為零時不能正確動作,所以也必須外接運算放大器。當外接運算放大器進行電流-電壓轉換時,電路構成基本上與內置放大器的電壓輸出型相同。這是由於在D/A轉換器的電流建立時間上加入了運算放大器的延遲,使響應變慢。還有,這種電路中運算放大器因輸出引腳的內部電容而容易起振,有時必須作相位補償。
D/A轉換器中有使用恒定基準電壓的,也有在基準電壓輸入上加交流信號的。後者由於能得到數字輸入和基準電壓輸入相乘的結果輸出,因而稱為乘算型D/A轉換器。
乘算型D/A轉換器不僅可以進行乘法運算,而且可以作為使輸入信號數字化地衰減的衰減器及對輸入信號進行調製的調製器使用。
一位D/A轉換器與上述轉換方式全然不同。它將數字值轉換為脈衝寬度調製或頻率調製的輸出,然後用數字濾波器作平均化,從而得到一般的電壓輸出(又稱位流方式),用於音頻等場合。
D/A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分辨率、建立時間、線性度、轉換精度、溫度係數和漂移等。分辨率指最小模擬輸出量(對應數字量最低位僅為‘1’)與最大量(對應數字量所有有效位為‘1’)之比。建立時間是將一個數字量轉換為穩定模擬信號所需的時間,也可以認為是轉換時間。D/A轉換器中常用建立時間來描述其速度,而不是A/D轉換器中常用的轉換速率。一般的,電流輸出D/A建立時間較短,電壓輸出D/A則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