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故友重逢(2 / 2)

“太白兄,若此事當真,你,你,你難道真的要——”

王昌齡的聲音有些顫抖,後麵的話想說卻沒有說出口。

李白不等他說話,已然接口,道:“這一次我看永王李璘是鐵了心要反的了,他已經糾集手下兵士,不日就將東巡,原本寧靜的江淮一帶恐怕也要生靈塗炭了。哎——“

說著,李白重重一聲歎息。

王昌齡也是長長一歎,沉聲道:“太子已經在靈武繼位,永王乃太子一手帶大的胞弟,他怎麼會反呢?他又怎麼能夠反呢?”

王昌齡好像是在喃喃自語,語音愈發低沉,到最後都有些哽咽了。

李白又是一聲歎:“皇位之爭,兄弟相殘,父子成仇,曆來並不鮮見。何況現在天下大亂,各路別有用心的王侯邊官都想趁亂分一杯羹,對於手握重兵、執掌四鎮的永王,又怎會抵擋得了天下霸主的誘惑呢?”

說完,好一會兒沒有人聲,顯然二人都陷入了沉默。

李鈺對王昌齡和李白二人雖然相知不長,但從史書中和文學作品中多少了解一些,知道這二人生性豪爽,最看不慣世間不平事,所以心底並不想偷聽他二人的說話,雖然這談話的內容對於他來說價值非凡。

可是,他不想聽,卻又偏偏不能聽,因為他敏銳的耳力讓他將二人繼續的談話一字不落地收入耳中。

沉默了好一會兒,王昌齡又道:“現在叛軍氣焰本就囂張,官軍已經節節敗退,現在兩都陷入賊手數月都無力討還。現在永王若反,我大唐恐怕真的氣數已盡了。太白兄身為永王手下謀士,怎不向永王陳說以利弊?”

說到最後幾個字,王昌齡的語氣已然有些質問李白的語氣。

前世的李鈺便知道,李白與王昌齡交情甚篤,意氣相投,王昌齡現在以質問的口氣怪責李白,顯然聽到永王將反的消息後已經出離了憤怒。

念及此,李鈺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憂國憂民者,往往是這些身份卑微、食不果腹的寒士,而那些身居高位的掌權者,卻隻知道一味玩弄權術,爾虞我詐,根本不知道天下黎民之苦。

“唉!”李白又是一聲長長的歎息,雖然隻是一個字, 卻聽出了多少無奈,“時事多艱難,若是我能再年輕十歲,便投筆從戎,再不當這嘴皮子磨破也每個屌用的文士了。即便隻能做一名軍中小卒,賊兵來時,老子也能挺槍躍馬殺他個人仰馬翻血染沙場,操他娘的。”

聽到李白之語,李鈺微微一愕,他渾沒想到看似飄飄欲仙的一代大文豪詩酒劍仙李白說起髒話來也這麼順溜。

很顯然,李白此刻與王昌齡一樣,都已經出離了憤怒。

聽李白的言下之意,他應該早就苦苦規勸過永王不要謀反,結果嘛,自然是嘴皮子磨破並沒有什麼屌用了。

想想也對,在九五之尊的皇位麵前,他一個小小的謀士,又怎能阻止得了永王愈發蓬勃的野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