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船夫往返泗水渡客,見過的各色人等無數,但像李鈺這般器宇軒昂卻又平易近人的卻是很少,先是在船價上頗為慷慨,又請他們飽嚐美食,現在說話也這般得體熨帖,不由更生好感,連忙道:“公子言重了,你們都是有大本領的人,怎是我等眼拙小民能夠相比。我夫妻二人出身貧賤,不識禮數,要是得罪了幾位公子小姐,還望多多海涵。”
說著,不忘將滿是繭子的一雙手向三人抱了抱,作了一揖。
李鈺微笑道:“大哥自謙了,這天下熙熙,哪怕他是天皇老子,哪怕他是販夫走卒,誰不是討生活的?哪裏會有貴賤之分,隻不過是分工不同,所從事的行業不同罷了,隻要行得正坐得直,幹的是有助於人的事而非為非作歹,都應該一視同仁而得到天下人的尊重。”
船夫聞言,嘴角動了動,微微點頭,想說什麼卻還是止住,權當李鈺此話是安慰他的而已。
誰都知道,人有高低、行有貴賤,士農工商,千餘年來就已經劃分固定。現在李唐雖然略有改變,但仍需講究出生,門閥貴族血統,乃是天然的上等階層。
而他們這種靠賣力為生的,哪裏會受到人們的尊重。這也是為何李鈺在鄆州將龍影商團納入行政體製後,會得到那麼多的商人歡迎,而許多從未有過打算經商的流民,也踴躍加入由龍影軍扶持的龍影商團中。
李鈺知道要將現有門閥等級製度剔除,那是絕無可能的,他唯一能夠做的,便是在他那剛剛開辟出來的小小地盤嚐試,因為鄆州地盤不大,大野澤占據大部分,本身沒有什麼世家大閥,又經一場大戰,推行起來自然沒有什麼阻力。
但是,他們那種將寒士和原本社會地位較低的人才提升到與固有貴族同等地位的方法,僅僅局限於在廢墟上建立起來政權,卻不宜大肆推行,因為除了鄆州之外,李唐其餘地盤或多或少都有在當地盤根錯節的世家大閥存在。
這其中,特別是以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五姓七望為其最突出的代表。
而韋皋所在的東眷韋氏,也算是東南地區地位較高的名門望族。
若龍影軍隻是蜷縮在鄆州三尺之地,或許可以不考慮這些世家大閥和已經固有的等級觀念,但若是要擴大地盤,必然繞不過當地的世家門閥。
如果能夠得到這些門閥的支持,那對於他們而言自是事半功倍,但若要是觸犯了他們的利益,必然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抵抗。
自商周到如今,想數千年曆史,朝代更迭,權力交接,戰亂頻仍,而這些世家門閥不僅沒有隨之消亡衰微,反倒開枝散葉,逐漸壯大,絲毫不因皇權的交接而有所變化。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無論是那個朝代當權,必然離不開這些世家門閥的支持。
所以,對於船家以及王北川、小七而言,剛剛李鈺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雖然別出心裁,卻隻能算一家之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