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麵露驚訝,也端起身前斟滿美酒的酒杯,仰頭一飲而盡,讚道:“這陳年黃酒,雖然比不上咱老家的陳釀女兒紅,但入口也算醇美,好酒!”
一聲“好酒”剛落,捏著酒杯的三指微動,手中的空杯朝身後破風而去。
“哎喲!”
“啪!”
隻聽一聲慘叫,接著是重物落地的聲音,卻見付四剛撲倒袁晁背後三尺距離,袁晁那枚空酒杯迎頭而至,端端正正打在他大張的嘴上,飆飛的血箭中,夾雜幾粒白色顆粒,顯然是付四的牙齒被打掉了。
李鈺瞥了一眼四仰八叉躺在木板上哼哼唧唧的付四,好似沒看見一般,慢慢品完杯中美酒,放下酒杯,一臉好奇地道:“聽袁大哥的口氣,你是越州人士?”
之所以有如此判斷,全因袁晁剛才自道女兒紅為他老家產物。
根據李鈺的印象,女兒紅主要產於浙江紹興一帶。相傳紹興人家裏生了女兒,等到孩子滿月時,就會選酒數壇,泥封壇口,埋於地下或藏於地窖內,待到女兒出嫁時取出招待親朋客人,由此得名“女兒紅”!
晉代稽含的《南方草木狀》記載:“女兒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物”,相傳從前,紹興有個裁縫師傅,娶了妻子就想要孩子。
一天,發現他的妻子懷孕了。他高興之餘,興衝衝地趕回家去,釀了幾壇酒,準備得子時款待親朋好友。不料,裁縫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而老婆又生了一個女兒,原此,女兒滿月時並未拿出來,一直埋於桂花樹下。
光陰似箭,女兒長大成人,生得聰明伶俐,且繼承了裁縫的手藝,並和裁縫的徒弟成了親事,他高高興興地給女兒辦婚事。成親之日擺酒請客,裁縫師傅喝酒喝得很高興,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埋在桂花樹底下的幾壇酒,便挖出來請客,結果,一打開酒壇,香氣撲鼻,色濃味醇,極為好喝。於是,大家就把這種酒叫為“女兒紅”酒,又稱“女兒酒”。
此後,隔壁鄰居,遠遠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兒時,就釀酒埋藏,嫁女時就掘酒請客,形成了風俗。這女兒紅,也漸漸成了名酒。不過,女兒紅享譽華夏,乃是宋朝以後的事情,此時的紹興,還屬江南道越州。
所以,李鈺據此推斷袁晁乃越州人士。
聽到李鈺之言,袁晁先是一愣,顯然沒料到李鈺能夠猜到他是哪裏人士,但旋即搖了搖頭,笑道:“不知兄台何以猜出我來自哪裏?”
李鈺也笑道:“小弟聽聞袁大哥口音,好像是浙東人士,故而有此猜測。不知對否?”
袁晁笑中帶著一點疑惑,道:“也算八九不離十了吧,我是浙東人士,卻不是越州,而是來自台州。”
李鈺聽到他是台州人士,更覺袁晁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奈何死活想不起具體是什麼事件了,隻得笑道:“台州越州,小弟也分不清楚了。隻是不知,袁大哥從那麼遠而來,不知有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