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脈相承(1 / 2)

李鈺在等待孩子團打探消息的兩日裏,也並沒有閑著,而是帶著數十名心腹親衛將藏書室裏的書籍也全部搬了出來。

此時的蓮台寺,經過了一番徹底整修,除了將那些未被毀壞的佛堂重新加固,保留原樣外,也在比鄰寺院旁邊的空地上新修了寬闊的庭院,作為龍影義軍暫時的大本營。

雖然說是大本營,其實不過是五間用方石與黏土混著石灰夯築起來的矮房。房間雖然較矮,但因為牆壁都是兩三百斤的大石頭碼著,並且除了一扇門外,並沒有窗戶,因而顯得異常堅固嚴實。

之所以要修建這樣的矮房,說是龍影義軍的大本營,其實主要是為了放置關係著龍影義軍命運的軍餉、兵器和糧食等。

按照李鈺的意思,這五間大房,分別是錢庫、武庫、糧倉和書庫,還有一間,李鈺將會作為檔案室,專門陳列龍影義軍治下的軍民戶籍檔案一類。

這是一場浩大的工程,現在龍影義軍剛剛在鄆州立足,李鈺還來不及著手建立完善他們的檔案。不過在他心裏,已將此事交付給了水明月去打理。

水明月自然明白李鈺的一番苦心,這也是在統計治下戶口,有割地自重緩步建立勢力範圍的意思了。

因為明白,所以她更加上心,心底深處也隱隱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隻是,其餘人都不會明白,李鈺之所以急吼吼地將真龍穴搬空,主要是因為他已觀察到日月同輝的景象還有一兩天便將消失,下一次真龍穴打開之日,應該便是百年之後了。

等到藏書室和兵器室裏的東西一件不剩,李鈺沐浴更衣,焚香齋戒,趁著一輪殘月還在夜空,將二指和尚送給他的那本還來不及打開研究的功法冊子揣在懷裏,一人重新進了真龍穴裏。

經過幻境已消的八陣,來到他幾次出入都不忍去打擾的經文室。那裏,正是二指和尚交代過不得去打擾他的地方。

緩步來到經文室外,看著光溜溜的石壁卻無門可入。

站在經文室外,隱隱聽到裏麵傳來陣陣低沉渾厚的誦經聲: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這一段佛經,李鈺也聽得出來,正是佛門經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內容。佛門典籍中,《金剛經》主要引導人破妄執、妄空,而《心經》主要在闡述色界禪定中的崇高意境。

兩部經文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差異,都有勸人忘我向善之意。

李鈺站在石室外聽著誦經聲經久不絕,約略聽出來,這誦經聲是三道蒼老的聲音組合而成,隻是因為隔著一堵石牆,李鈺並不能辨出這聲音裏到底有誰。

安安靜靜地聽了大半個時辰,那誦經聲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無法,他隻得在石壁前重重叩了幾下。

誦經聲戛然而止,毫無破綻的石壁緩緩打開石門,位置卻與李鈺第一次進入的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