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各路形勢(1 / 2)

兩隻部隊合流,張同林任著主將,王北川和雷雲誌願作為左右副將,領著兩千五百兵馬悄悄地向須昌摸去。

須昌城距離壽張約莫也有兩百裏路程,如果疾行軍,不眠不休也要整整一日一夜。但史朝義和蔡文景、駱悅等將並沒有想要立馬撲向壽張,而是緩緩行軍,盡量拖慢速度。

之所以如此,一則因為他們要盡量讓他們的行蹤被龍影義軍知曉,那樣梁山和鄆城必然派兵前去增援,隻要增援,其餘梁山和鄆城必然空虛,無心法師等人和高承義那邊,自然能夠輕易下手。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卻讓史朝義有些莫名其妙,那便是無心法師明確要求動手的時間定在後日日月同輝的淩晨。

雖然行軍打仗偶爾要看看日子天氣,但史朝義還少有聽說將動手的時間定在淩晨且是那奇怪景象出現的時候。

他不明白無心法師的心思,但卻要依靠無心法師等人刺殺龍影義軍各路核心人馬,所以他也隻得聽從了無心法師定下的日子。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史朝義有意將速度放緩,爭取在明天天亮時,能夠行軍一半,然後駐紮休息兩個時辰,再在明日天黑前趕至壽張城下。

如此這般大張旗鼓,即便龍影義軍消息再不靈通,也必然能夠預料到壽張的危機。

在史朝義的六萬大軍緩緩向西南的壽張行進的時候,在他們東邊約莫五十裏開外的另一條官道上,張同林、王北川、雷雲三將也領著兩千五百龍影義軍一路向正北趕去。

與史朝義的情況不同,龍影義軍在官道上一路疾奔,務求在明日天明前趕到須昌城外十餘裏地。

根據張同林的情報,須昌城三十裏外是一片濃密的楊樹林,方圓不知有幾十裏,如果將兩千五百兵馬藏身其中,必然無人發覺。

張同林等人雖然知道須昌城空虛,但卻不會傻乎乎地認為這樣一座滿是輜重糧草的大倉庫會空虛到連一兩千守軍也無。

他們也不會傻到憑著區區兩千五百兵馬,特別是其中有一半還是新兵蛋子的軍隊,正麵攻打須昌城。

好歹須昌也是鄆州首府,單是城高池深便夠他們動動腦筋了。

強攻不可取,智取才是張同林等將的不二選擇。

馬不停蹄,一路狂奔,幸虧一部分新兵近幾日吃飽喝足,精氣神已經恢複,又在李鈺的指揮下進行了較為科學的體能訓練,因而這一路疾奔,能夠掉隊的卻極少。

當然,步兵和騎兵的速度自然不能相提並論,為了和大部隊一起,張同林等將有意控製馬速,讓騎兵與步兵之間始終保持一段若即若離的距離。

與此同時,在大野澤南端,十餘艘戰船迎風向南在大野澤上飛馳。這順風而下的船隊不必來時的負重累累,此刻吃水較淺,風力又大,因而速度自然迅疾。

大約快到黎明時,終於可以遠遠望見微微隆起的地勢,自然快到大野澤湖岸了。

洪天德手按刀柄,獨自立在船頭,看到遠方起伏的地勢,同時抬頭看天,此刻東方已出現了一絲魚肚白。

大野澤占據了鄆州五分之二的麵積,在它最南端,共有兩座縣城臨水而建,分別是西南端的雷澤縣,和東南端的巨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