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扶桑歌一曲(2 / 2)

此時此刻她終於明白,為何她的姐姐朱紅玉甘願冒著身死大險,也要與徐慕白成為連理。隻有這樣的男子,配得上她的姐姐,現在也才配得上她自己。

隻是,現在自己身上的陰陽生死咒還未解開,她和他還可以充滿希冀的未來。所以她願意等,等那天徐慕白來摘取自己這朵鮮豔而不帶任何尖刺的玫瑰。

在朱紅雪思潮起伏的時候,三兄弟終於分開了,雖然言語不多,但從他們堅毅的眼神中也可看出對彼此的關心和牽掛。

稍作停留,當又饑又餓的七千人聽說山上已經為他們擺好了飯菜,頓時興高采烈。

徐三人也不耽誤,在徐慕白和朱紅雪的帶領下,新兵老兵攙扶著流民中的老弱病殘,扛著較重的行李,沿著蜿蜒的山道向山上爬去。

此刻天已經快要黑盡,十幾名小兵掌著火把,快步行在前麵,一路上將道路兩旁早就準備好的火把次第點亮。

山路曲曲折折向上延伸,火把搖曳明亮暖人心房。從山腳到山巒,便似一條盤旋而上的火龍鑲嵌在梁山之上。

也不知是誰,爬著爬著便在人群中哼起了歌謠。先是零零星星的幾句,繼而帶動著周圍的軍民,然後是數千流民整齊地哼唱著。

不需要仔細辨認,李鈺已記清楚了歌詞:夜靜月未明,雲深無覓處,胡令清風伴烏啼,卻問誰能顧;殘葉落枝頭,夕陽炙清露,紛亂猩雨墜紅塵,由是秋風度。(注:取自《扶桑歌》,非原創)

夜已深靜看不到明月,被層層密雲遮掩,烏啼、誰能顧、殘葉、紛亂猩雨墜紅塵……好一副淒涼景象,完全是一場殺戮劫掠後的場麵,

雖然數千人並不能完全將那高亢悲涼的古風意境唱出來,但隻聽歌詞,李鈺也不禁心中悲涼。

這首古風,李鈺也比較清楚,乃是描寫五胡亂華時,漢人慘遭胡族屠戮後出現的悲壯場景,此刻用在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的目前局麵,也甚為貼切。

數千人整整齊齊地一遍遍唱著,顯然他們已不是第一次唱這首古風了,不然其中一些婦孺大字也不識一個,怎麼會記得住這些頗有深意的歌詞。

聽著悲涼的歌聲,李鈺突然念頭一轉,既然這五千流民能夠唱出如此古風,其中必不乏一些讀過書的文人。

對於現在的李鈺而言,能夠出謀劃策動腦筋的文士可是太珍貴了。

有此念頭,他已在心中決定,隻要將他們安頓下來,一定要在這一萬流民之中選出一批能文能謀的文士,畢竟先前第一批選拔都是從武力的角度考慮,許多文士估計也不屑於舞刀弄槍,即便軍餉再高,他們也不會為五鬥米折腰,這,便是古人所說的文人風骨了。

所以那些自願報名參軍的,應該不會有幾個有真才實學的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