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日的整頓,四千新兵對於基本的列陣、軍令有了粗淺的認識。
李鈺考慮到鄆城和壽張兩縣兵力也比較薄弱,和眾將領仔細合計後,決定從四千新兵中挑選兩千人,由他帶上梁山,剩下兩千人分配到兩座縣城,摻雜到眾將領所帶的老兵隊伍中。
這樣以老帶新,不僅充實了各地的力量,也能讓新兵快速地成長。另外,經過李鈺和眾將的精挑細選,由他帶上梁山的兩千人身體條件相對較好,隻要經過一番係統訓練,必然會迅速崛起。
分配已定,按照一營千人的軍製,四千新兵被分為四營。壽張、鄆城各有一營兵力,統領分別為梁飛和張同林二將,副統領由王北川和雷豹擔任。
這樣安排,李鈺是經過了慎重考慮的。
因為梁飛和張同林本就是這兩座縣城的統領,現在仍讓他們鎮守兩縣,既可以發揮他們熟知當地情況的優勢,又能讓他們感受到李鈺的信任。
當然,如果兩地全無李鈺心腹之人,那他對兩地的真實情況可能會不夠了解,於是將王北川和雷豹分別留在壽張和鄆城。
王北川自不用說了,和李鈺乃結義兄弟,同甘共苦絕無二心。
而雷豹作為原巨野幫二當家,與大哥雷雲一心匡助李鈺,也值得絕對信任。況且雷豹性子粗豪耿直,心裏沒那麼多花花腸子,足可以信任。
帶上梁山的兩營兵力,分別由雷雲和徐慕白任統領,兩將現在都不在壽張,暫由元帥李鈺擔任。
其實嚴格說來,留在壽張和鄆城的兩營,加上現有的兩千多兵力,梁飛和張同林能夠各領兩營兵力。
隻是這兩千老兵之中,又要分配一千多人給水清月的龍影水師,因而依舊隻是一營一千多人,這比尋常的一營兵力可是壯大了很多。
統共算來,現在龍影義軍的兵力分配大致如下:
梁飛和雷豹帶領一營一千五百人駐紮鄆城,被命名為猛虎營;
張同林和王北川帶領一營一千五百人駐紮壽張,被命名為天狼營;
李鈺所領的兩營各一千新兵自然隨他上梁山,到時與梁山上三百老兵混合,分別由雷雲和徐慕白率領,被命名為飛龍營和蛟龍營;
而龍影水師大部將會駐紮在靠近鄆城的大野澤,由水清月和袁老二著意操練,小部分由馬奔率領,駐紮在梁山腳下。
這樣分配,既讓互為犄角的三方力量較為均衡,又能水陸兼顧,可算李鈺等將花費了一番心思。
至於那些誌願參軍的女兵,一時還不知道具體數量,且李鈺也打算全權交給朱紅雪、水明月、蘇雲菲三女打理,因而並沒有列入整軍計劃,隻待明日一早,隨著李鈺領兩千新兵一起奔赴梁山。
除了兵力的分配外,李鈺又覺將兩萬流民全部帶上梁山,憑梁山上現有的條件,無論是糧食還是住房,根本不能容下突然增長的這麼多人口,因而權衡再三,決定還是隻帶領一萬人,並且分作兩批各五千人先後上山。
剩餘一萬流民,也分作兩批各五千人,一批留在壽張,一批遷往鄆城,這樣不僅能夠讓他們有個安身之所,也能夠充實當地的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