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載舟覆舟(2 / 2)

不得不說,張同林這個建議讓李鈺有些心動。如果能夠一下甩掉兩萬兩千嗷嗷待哺的負擔,剩下來的糧草足夠他們兩千多兵馬在壽張、鄆城和梁山堅持半年之久。

可是,如果李鈺真的那麼做了,他們好不容易在老百姓心目中建立的義軍形象必然大打折扣。

何況,李鈺也不忍心看著那些老弱婦孺一路遷徙,累死餓死在沿途。一旦饑餓威脅到他們的生命,剛剛那二三十個孩童為了半個窩窩頭你爭我搶打得頭破血流必將再次上演,更有勝者,許多人說不定會生生成為別人果腹的食物。

一日一夜間,李鈺已聽過張同林幾次建議,知道此人有些本事,又一心想在他的麵前表現,隻是他的建議,更多的是站在官家的角度考慮問題,而習慣性忽略老百姓的感受。

這是做官做久了形成的思維方式。李鈺心中也清楚,自己以後真要準備成大事,像張同林這樣精於官場的人才也是他需要的。

待張同林講完,李鈺斟酌了一下語言,然後微笑道:“張將軍的方法,倒不失為一個良策。若是尋常時候,我自然沒有任何意見。但現在嘛,龍影義軍正值起步階段,我們急需要名聲、兵源和物資。而眼前這三萬百姓中,如果動員得當,湊出三四千兵馬應該沒有問題吧?若我們能夠善待他們,三萬多張嘴免費為我們打廣告,龍影義軍的名聲不響才怪……”

“廣告?!”

聽到李鈺嘴中飆出新詞彙,幾名將領不由一臉茫然,愣愣看著李鈺。

李鈺知道自己聯想到前世熟知的宣傳套路,一時嘴快,說漏了,裝作毫不在意地道:“廣而告之的意思。並且,曆朝曆代什麼最寶貴?人最寶貴,有這三萬百姓,除去願意入伍的,其餘的我們可以通過減免賦稅、贈送田地的方式,發動他們開墾荒地,想想,隻要過個一年半載,我們還會為糧食、物資和兵員發愁麼?”

一口氣說完,直聽得左右將士連連點頭。張同林臉上顯出慚愧之色,與李鈺的深謀遠慮相比,他的確有些短淺了。

言語不多的王北川這時也插口道:“聖賢有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元帥一番言語,正與古人至理不謀而合。若我們能夠牢牢抓住民心,別說在此地立足,就是奪得天下,也未嚐沒有可能。”

對於奪取天下這事,李鈺以及其餘眾人一直以來都不曾正麵說過,但現在王北川這麼說,一方麵是為了說明爭取民心有多麼重要,二來也是為了鼓勵場中諸人的信念。

果然,聽到王北川這麼說來,眾人的雙目中驀地亮了起來,眼前這點困境與征伐天下相比,確實算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