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化境宗師陳元同(2 / 2)

話音斬釘截鐵,不容絲毫置疑。

陸沉香雙目望著李鈺,神情呆了一呆,許久才無奈道:“將軍好意沉香心領了,但高承義乃朝廷命官,且不說你殺了他會對你產生多大影響,單說有陳元同在,你便機會渺茫。”

李鈺想起陳元同那尖嘴猴腮不似好人的麵孔,見陸沉香這等剛毅女子談起他時都麵顯無奈,頓時奇道:“怎麼?陳元同這人很厲害?”

陸沉香輕輕點頭,歎道:“與大人一樣,陳元同也是功曹,不過卻是司功參軍,專責全郡官吏考核。”

對於現在的地方官製,李鈺倒也有些明白。自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將天下分為10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貞觀十四年(640年),又在全國共設三百六十州(府),下轄一千五百五十七縣。

後來,為了便於控製邊遠的少數民族,又在那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置羈縻府、州作為行政特區,大者稱都督府,小者稱州,以當地少數民族的首領為都督、刺史,可以世襲。也就是說府一般設置在少數民族這些邊疆地區.

此時地方便可分為道、州(府)、縣三級。州和府雖是平級,但除了少數民族地區,隻有首都、陪都才可設府,即全國隻有京兆府(西京長安)、河南府(東都洛陽)、太原府(北都太原)。

太原乃是李唐一朝奠基之地,因而雖不如長安、洛陽繁華鼎盛、曆史悠久,但也是陪都之一,因而設置太原府。

等到開元年間,李隆基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

道下設州、府,州、府下再設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而到了天寶元年﹐李隆基又改州為郡﹐郡置太守。不過後來又將郡改回州,雖然名稱改來改去,但州和郡卻是一個級別一個地方,因而其官職設置也並無影響。

作為一郡除了太守以外最重要的官吏,便是功曹參軍,為郡守的總務官,除掌人事外,並得參與一郡的政務,功曹參軍具體有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六參軍,分別由不同的人擔任,具體分管官吏考課、禮儀、賦稅、倉庫、戶口、驛傳、刑獄和工程水利籌各個方麵的事務。

現在陳元同是司功參軍,自然分管官吏考課,而陸正淵是司兵參軍,當然負責帶兵打仗。若在平時,陳元同這掌管官吏業績的司功參軍自然無人敢惹,但現在正值動亂時期,陸正淵手握兵權,案例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啊。

但現在陸沉香言語之中竟好似有些怕這司功參軍陳元同。

李鈺心內好奇,略帶不屑地道:“小小一個刀筆吏,也能掀起什麼風浪麼?”

陸沉香聞言,眉頭卻是一皺,低聲道:“陳元同確實隻是一個心胸狹隘的刀筆吏,但他更是一位化境宗師的武學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