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你眼望我眼,紛紛依言收拾行囊,沿著山道向山頂進發。
此時日將當頭,陽光甚毒,但眾人因在深山密林,日頭曬不進林中,眾人隻覺陰涼愜意,正是趕路的好時候。
根據行軍地圖所示,翻過這一座並不巍峨的山頭,便進入賈魯河水域。
賈魯河發源於密縣,向東北流經鄭州,然後折向東流,經中牟,入開封,過尉氏,後至周口入潁水,最後流入淮河。全長五百餘裏,是淮河水係主要支流之一。
賈魯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時常有洪水泛濫,因此,時人又將它稱為小黃河。
現在若由此河坐舟楫南下,自不用擔心有叛軍的圍追堵截。因為現在叛軍隻從汴州向東挺進,此去南下尚還在唐軍治下。
一行人雖然連經大戰,但功力甚高,稍作休息後體力便恢複了七七八八,一路攀山而上也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
待站立山頭,果見山腳一條河流蜿蜒著繞山而過。
河麵寬廣,此時又是七月雨季,大河波濤洶湧,一路向南奔騰而去。
河道兩岸林木蔥蘢,零星的村莊沿河散落,更可見河麵上往來的舟楫緩緩移動。舟楫雖小,卻也可作往來運貨載人之用。
見到此情此景,眾人歡呼一聲,齊齊將目光轉向水清月。因為在眾人之中,也隻有他造船技藝出神入化,水戰經驗高明豐富。
水清月凝目看著山腳河麵上零星幾艘小舟,皺眉道:“這樣的小船隻是普通漁戶下河捕魚所用,即便來個十艘也未必能將我們這許多人裝下。若要一道離開,恐怕還得另覓一艘大船。”
封常清經驗豐富,聞言順著河道向下遊指去,道:“二十裏開外便是尉氏縣,說不定那裏可尋得一艘大船。”
李鈺見眾人一路徒步在密林深處行來,衣衫多有破爛,特別是楊玉環和水明月等如花絕色,此時也多有疲態,此時若不借助舟楫前行,以他們這等聲勢在陸上行走,必會引來官軍盤問。
心中計較片晌,向眾人道:“不若我帶幾位兄弟前去探探情況,若有大船必會征來。”
眾人也覺有理,紛紛點頭。
於是李鈺和水清月、徐慕白充三人充作前頭先鋒,結伴向山下行去。
而王北川、陳伯龍、錢守忠等人以及朱紅雪、水明月、蘇雲菲等人隻有覓一處可以隱藏行跡的密林,密切注視著河麵動靜。
水清月長期在河陰周圍逗轉,對這裏情況頗為熟悉,帶著李鈺和徐慕白二人在山林間飛速前進。
因為有裴旻將他一身玄天真氣大半度入李鈺體內,他此時已然跨進了化境之列,儼然一代宗師般的存在。
此時雖然奔行甚疾,但體內卻有源源不斷的真氣滋生流轉,讓他絲毫不覺疲憊,甚至還覺得這樣的長途奔襲剛好能夠鬆勁活骨,卻是最好的鍛煉機會般。
轉觀徐慕白,也是氣不喘心不跳,奔行之間虎虎生風,更似有使不盡全的力量般。
三人一路風馳電掣,不過半個時辰便奔到山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