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青梅竹馬(1 / 2)

歇息足夠,李鈺和徐慕白在前方開路,眾女在後麵默默跟隨,誰也不曾發出一言。

此去洛陽上千裏,眾人無車無馬,且要避過地圖上的軍事要道, 隻有撿那荒僻小路行走,可謂一路艱險。

行至傍晚,眾人依舊在深山密林中穿行,未曾找到可以遮風擋雨的所在。

根據那軍事地圖來看,此處已離開神兔嶺所在的雲陽縣(今淳化縣),而翻山越嶺到了同官地界(今銅川)。

此處地形比較複雜,山巒縱橫,峪穀相間,台原廣布,梁峁交錯,十分不利於徒步行走。

但若再一路東行,便有洛水橫亙在前,阻斷眾人去路。

李鈺看著那副地圖,臉上也不禁泛起愁容,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紀,各項交通發達,隻要有一副地圖在手,他是絲毫不怕在這荒山野嶺中迷路的。

但這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這荒山野嶺不說會有什麼交通,即便是半個鬼影子也難以見到。

如果眾人東行至洛水邊,一條大河橫亙在前,眾人就是功夫再強,也隻有徒呼奈何。

但此時如果改道南下,必不能繞過同官城。而那裏,正有賊兵駐紮,自己這五十餘人雖然不算浩蕩,但也極為顯眼,尤其是這一群女子容貌實在過於突出。

正當李鈺愁眉不展之時,水明月來到他身旁,仔細瞅著這幅地圖。

水明月微微驚訝,出聲道:“有河?”

李鈺點點頭,皺眉道:“嗯,我們是過不去了,據說這洛水寬大得很,現在又是六月,水勢必然又高又急,如果沒有舟子,根本沒有渡過去的希望。”

水明月見他眉頭深鎖,不禁微微抿嘴,輕聲道:“有明月在,這小小洛水又算得了什麼?”

李鈺聞言轉頭,定定看著水明月,不信道:“明月妹妹有過河之法?”

水明月昂起一張俏臉,一雙大眼望著李鈺,深情道:“鈺哥哥真的不記得我了麼?”

李鈺微微一愣,已經想到之前的隨意胡謅不可能瞞得過這小妮子,隻得伸手摸摸腦門,嘿嘿幹笑一聲,道:

“記得倒是記得一些,隻是太過模糊,記得不太清楚。還請明月妹妹見諒,煩請你向我陳說一二。”

水明月呆呆望著李鈺說完,眼神中難掩一絲失望,轉頭望著遠方,淡淡道:“哎,此事說來話長。但鈺哥哥你若要聽,明月便向你簡述一二。其實……”

李鈺靜靜地站在水明月身旁,聽她清脆的語音娓娓道來,慢慢將她和自己的來龍去脈理了個清楚。

原來水明月乃是開元年間進士、前洪州都督水中石的掌上明珠,而李鈺三歲流落街頭,隻記得自己姓李名鈺。

偶然中,便被水中石收養,二人名義上雖不是親生父子,但情感上卻與親生父子無二。

水中石膝下有一女一子,除了寶貝女兒水明月,還有一個兒子水清月。

李鈺較水明月大兩歲、水清月小四歲,自幼便得到水清月的照顧,完全被他當做親生弟弟看待。

而這水明月,自小聰明伶俐、溫柔可愛,深得兩位哥哥和雙親的喜愛,大家對她都是極為寵溺。

當然,她也對兩位哥哥十分敬慕。特別是這李鈺,從小長得十分俊秀,又能識文斷字,頗通文墨,加之他對妹妹水明月無比疼愛照顧,因此水明月對李鈺比對自己的親哥哥還要好。

本來一家人和和美美過著太平日子,李鈺跟著水明月兩兄妹感情日篤。

可是好景不長,當李鈺長至十二歲年紀時,這樣平靜的幸福生活卻起了巨大的變化。

作為一方父母官,水中石一向喜歡與民同樂。時年在中秋之夜上,水中石帶著一家人與洪州眾多百姓乘船在洪湖上歡鬧中秋。

當時船上觀景之人太多,摩肩接踵擁擠不堪。水清月等人畢竟是小孩兒家,玩心甚濃。三人當時本來趴在船邊放蓮燈,也不知怎麼,並不在最外邊的李鈺突然掉進了湖裏。

按理說他自小在洪湖邊長大,水性自是不弱。可是他掉下去後,竟連掙紮撲騰都沒有,好像一塊掉落水裏的石頭,除了入水時的動靜,便再沒了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