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創業板需考慮五大核心問題
對於投資者而言,應對投資創業板市場應該關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以便更加理地的進行投資。
1.對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要有不同考慮有著許多角度
(1)管創業板市場和主板市場有很多相同點,二者都能發揮直接融資渠道的功能,並且都屬於金融市場的組成部分。但在市場規則、發展方向和市場理念等方麵,兩者存在顯著的區別。
到2000年主板市場上市公司數目達到1136家、市場市值超過45000億人民幣,市場規模已經處於亞洲第二的位置,市場已經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主板市場服務的企業多數以產品、市場相對成熟的企業為主,體現了主板市場“成熟發展”的理念。然而創業板的上市企業是中小企業,尤其是為高新技術企業,為它們規模小但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主板市場不同的是創業板市場體現的是“創業發展”的理念。但正是由於企業規模過小,技術和市場不是很成熟,企業尚創業的階段,使得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較弱。所以,就創業板的投資風險而言,在對創業板前景看好的前提下,投資者應該優午飯考慮個股風險而不是市場風險。
(2)創業板是國內新興的資本市場,創業板的市場數據為零,使得投資決策沒有曆史市場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作為參考。雖然國際上已有很多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供我們參考,但在中國經濟體製和金融環境下,對於中國環境的特殊,好多東西還需要創新和實踐的驗證。所以對於投資者而言,在投資時個人的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決策的科學性不強。因此,在投資初期更應該注重多對上市公司基本麵進行研究,這對於中長期的投資決策比短期投資決策更具有指導性。
3今後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的擴容會表現出不同特點。主板上市公司的數量增長會有所放慢,但既有公司的規模擴張會非常明顯。而創業板市場的公司數量增長會很快,行業覆蓋麵也會更加廣泛。就如同目前NYSE和NASDAQ兩者的發展情形。
由於創業板的上市標準會比主板低,在符合條件就可以申請上市的指導思想下,現在已經有2000多家企業明確表示出創業板上市的打算。今後將有更多的企業會提出創業板的上市申請,從上市公司數目增長和市場市值增長等方麵預測,創業板市場的發展速度會明顯快於主板市場,最多5年就可以達到1000家上市公司的規模。
2.對兩個市場市場規則要有不同考慮
欲向一個新市場投資時,首要要弄清楚市場規則,這樣才可以提高獲勝的幾率。
(1)創業極漲跌幅限製主板市場提高30%
創業板的市場交易規則已經將了漲跌幅限製放寬到20%,並且交易所在必要時有權對創業板的全部、某類或某隻股票價格漲跌幅限製進行調整。甚至隨著市場的發展,漲跌幅限製甚至會取消。漲跌幅限製的放寬,使得股價當日可能波動的幅度加大,市場投資風險相應加大。此外對於短線投機者而言,T+0交易有著更強的吸引力。而漲跌幅限製的放寬更重要的影響不在於當天交易日的漲幅,而是短期內股價變動空間的擴大,尤其是下跌空間變大使得投資可能遭受更大的短期損失。所以對投資者而言,止損原則顯得更加重要。
(2)不同的退出機製
創業板的退出機製,不會再次出現PT和ST的現象。一旦上市公司經營不善,導致財務指標和二級市場表現達到退市標準,就會被交易所摘牌。所以對於創業板的投資者而言,還需要對股價波動風險和公司摘牌風險加以考慮。退出機製的建立迫使市場投機理念向投資理念轉變。因此,單純依靠簡單的技術分析的投資策略(如均線止損和搶超跌反彈等)就缺少了指導價值,而對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將來值的研究顯得更為重要。
3.對市場效率的不同考慮
創業板市場上股價對公司的價值反映程度將強於主板市場,市場效率相對也會得到提升。
(1)信息透明度較主板有所提高
創業板市場規則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作出了嚴格規定。創業板市場除了對年報與中報有要求外,還增加了季度報告的披露要求。並且,創業板對於年報的披露時限為3個月,對於中報與季報的披露時間限定為45日,較之主板市場在所對應的時限上都有所縮短。另外,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將占有較大比重的情形,創業板還就涉及技術的重大事件作了信息披露方麵的詳細規定,包括對出售技術、受讓技術、技術人員或所開發技術出現重大變動等情況的及時披露。
(2)創業板白馬公可比例高
目前,在主板市場一些黑馬表現為股價在公告信息相對真空時就進行宣傳炒作,當股價達到絕對高位後,才有公司公告信息讓投資者接受,股票價格變化是市場被動的過程。信息處於絕對不對稱的情形,助長了主板市場的投機風氣。然而在創業板市場上,由於市場效率的提高,使得股價對公司價值的反映是建立在各類公開信息的基礎上,真實性提高。此外,創業板推出初期,就當前市場各方研究能力來考慮,由於市場規模還不大,行業相對集中、公司數目有限的情況下。可以說每家上市公司的內在情況都會被市場所發現。這與目前主板1000多家公司,各研究機構的研究範圍具有局限性相比,創業板市場具有更強的市場信息挖掘能力。加之信息披露加強,使得股票價格是在公開信息驅動下的市場性變化,所以,對於創業板的中長線投資者來說,股票價格變化是多方博弈的結果,股票是“白馬”的概念,是市場主動接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