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用山水構建名片(5)(1 / 2)

此外,還有一些民族性的表演,如毛利人有自己的歌唱及舞蹈。其他的民族亦有頗具民族風格的表演。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著名的女高音基莉·迪·卡娜娃,就是新西蘭人。

1944年,在新西蘭的小鎮吉斯本,一個被遺棄的女嬰等待人收養,女嬰的親生父親是毛利人,母親是歐洲人,後來這個孩子被一對夫婦收養,養母是愛爾蘭人,養父是毛利人,與女嬰的種族背景恰好相同。

小女孩被取名為基莉·迪·卡娜娃。卡娜娃自幼便展現出不同尋常的歌唱天賦,這讓她的父母充滿了期望,這從她的名字中就不難理解。基莉在毛利語中是“銀鈴”的意思。卡娜娃的養母從一開始就懷揣一個夢想,她期望某一天早晨一覺醒來,他的養女卡娜娃站在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的舞台上放聲高歌,因此她管教卡娜娃非常的嚴苛。

小卡娜娃6歲的時候就到廣播電台唱歌,雖然那時的她還不是太懂事,但她已經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好歌手。卡娜娃的母親鋼琴彈得很好,母親知道,要想讓女兒上歌劇舞台的夢想成為現實,隻有通過嚴格的訓練,所以母親總是對著女兒大喊:“別在海邊玩了,快回來做你的練習。”12歲那年,卡娜娃全家從吉斯本搬到了奧克蘭。到達奧克蘭後不久,由於家族改信天主教,母親把卡娜娃送到了聖瑪麗女修道院。在那裏,卡娜娃遇到了新西蘭最有名的聲樂老師-萊奧修女,並從老師那裏學到了很多技巧。

萊奧修女是一位很好的老師。她用很多技巧來培訓卡娜娃的聲音,使她的聲音逐漸變得成熟。開始學習音樂之後,卡娜娃仍然對未來是否會真的走上音樂道路感到懷疑。由於一個毛利人基金會的資助,卡娜娃得以跟萊奧修女全時學習。周一到周五從早上9點一直到下午5點都在學習鋼琴和聲樂。卡娜娃就住在萊奧的隔壁,她整天都在聽課練習。隻要一停下來,不管是喘一口氣,喝一口水或別的什麼,萊奧修女馬上就敲牆壁,於是卡娜娃馬上開始接著練習。為了賺取足夠的費用維持生活,一到周末卡娜娃就到外麵去唱歌,有時一夜或者一天要跑5個地方演出。

1965年,卡娜娃參加了兩個比賽而且都獲得了第一名,獲得了去倫敦歌劇院學習的機會。卡娜娃首次演出是《費加羅婚禮》中的伯爵夫人,引起了觀眾的熱烈反響。1974年卡娜娃在紐約大都會演出威爾第的《奧賽羅》。這場演出是卡娜娃臨時接到通知頂替生病的斯特拉塔斯,當時很多女高音都不敢去接這場演出,隻有卡娜娃勇敢地上了台,結果這場演出可以說轟動了全世界。

也許是新西蘭得天獨厚的水土造就了卡娜娃。“我在世界各地都生活過,但我還是一個新西蘭人,我永遠熱愛群島灣,多年來它好像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熱愛那裏海水的顏色,熱愛那裏形狀各異的小海灘,熱愛那些沙灘和岩石。我喜歡那些荒野,尤其喜歡我家小房子前的港灣。我還記得當年我坐在岩石邊上,心想這裏真是上帝的國土,這片光榮的土地那麼自然,那麼寧靜,所有這些記憶像潮流一樣在心裏翻湧,忽然之間你要離開這裏,到所謂的大都市去,想想都可怕。”

在卡娜娃的眼中,新西蘭的每寸土地都是神聖而無法取代的,是這裏的山山水水滋養著新西蘭人的一顆愛國心。

除了歌劇外,芭蕾舞在新西蘭也很盛行,水準很高。多數女孩都有芭蕾舞蹈的基礎,芭蕾舞團也經常出國表演。新西蘭人民由於生活悠閑,而有餘暇從事藝術創作。他們除了擁有不少聞名的作家外,在繪畫、雕刻及陶瓷藝品上也很著名,因此畫廊與博物館也多,每個大城市至少有一個博物館,畫廊則每一個城市都有。

新西蘭有不少體育運動聞名於世。青年人有很多運動項目可以選擇。他們的橄欖球、帆船、劃船及獨木舟,均為全球第一。此外,登山及滑雪亦很盛行。南島有些美麗的山嶽令人樂於攀爬,登上艾佛勒斯峰的聞名登山者中有多位是新西蘭人。為了鼓勵登山活動,新西蘭政府在許多國家公園內都提供有登山便道、小木屋等供登山者使用。

其設備之便利與完善,舉世聞名。

大事年表

公元10世紀 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新西蘭。

公元12世紀 新西蘭某些地區已有了定居者。

1642年 荷蘭探險家艾貝爾·塔斯曼發現新西蘭。

1769年 庫克船長首次訪問新西蘭。

1814年 塞繆爾·馬斯登牧師抵達新西蘭,基督教傳入。馬、牛、羊和家禽初次被帶到新西蘭。

1823年 新南威爾士的司法權移交給新西蘭的英國移民。

1835年 整個新西蘭宣告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命名為“新西蘭聯合部落”。恩加蒂·阿瓦部落移居並征服查塔姆群島。

1839年 新南威爾士總督將新西蘭獲宗主權的領土納入其殖民地範圍。

以韋克菲爾德上校為首的新西蘭公司遠征隊先遣隊抵達尼科爾遜港。

1840年 新西蘭公司移民到達尼科爾遜港,宣布英國宗主權。海軍上校霍布林被任命為總督,行署設在奧克蘭。在波特雷(旺加努伊)和卡羅阿建立移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