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文化是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簡稱“城商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器。如果把銀行比作一棵樹的話,那麼銀行文化就是這棵樹的根,根深蒂固方能枝繁葉茂。好比一個地區,當由一棵樹發展成森林、一棵草衍生成為草原的時候,它將影響這個地區的陰晴風雨。
這個比喻說明了企業文化極具成長性的特色。換言之,不具備較強的成長性、不能使企業持續創新價值的企業文化肯定不是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
成立於1812年的美國花旗銀行,曆經兩個世紀的潛心開拓,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聲譽最響的全能金融集團。花旗之所以取得長盛不衰的奇跡,除了它始終奉行開拓創新的發展戰略外,還和它卓越的企業文化所產生的“文化生產力”分不開。
金融作為經濟的核心,金融企業文化理應站在先進文化的前沿,而作為城市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也應時刻堅持體現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一個城市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要有兩個紐帶的作用,一個是利益分配的紐帶,一個是精神文化的紐帶。一個沒有文化、沒有信念的企業是沒有生命的企業。
商業銀行(也簡稱“商行”)的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文化滲透到銀行後逐漸生成和發育起來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經濟哲學、企業精神、企業形象及傳統習俗的總和。商業銀行要在經營中實現高效益,在同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國際金融活動中爭得一席之地,無一不與企業文化建設有關聯。它涉及對外必須有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提高機構的信譽,贏得客戶;對內必須具有很強的凝聚力,重視人的感情因素,創造崇尚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與和諧融洽的文化環境。而這一切是需要依靠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國光大銀行倡導“要幹就幹一流的,要做就做最好的”信條,使之能在短短的幾年內發展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商業銀行。包頭市商業銀行致力於培養自己的“家園創新文化”,努力培養全體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和信任,自願為企業的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創新中創造價值。深圳工商銀行提出的“工行光榮我光榮,我為工行添光榮;工行獲利我受益,我為工行增效益”,使之成為全工行係統的佼佼者……充分證明了銀行生存發展的主導因素遠不是經濟本身,而是與經濟因素相聯係的文化因素,也就是我們所要提倡建設的企業文化。因此,建立社會主義商業銀行,需要文化的附著和滲透,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更好地促進銀行商業化。
城市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是客觀存在的,它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已經成為銀行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商業銀行進行科學管理,加強員工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建設優秀的銀行企業文化,對內可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外可塑造完美的銀行形象,從而推動經營業務的發展,增強銀行的競爭力。
城市商業銀行文化的打造沒有現成的模式,這本書的出爐隻是告訴讀者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文化的建設體係,而具體的實踐之道還要靠各位有誌於城市銀行文化事業的讀者自行探尋,本書隻能起指路之用。如果本書能鼓動起讀者對城商行文化建設的熱情,能吸引銀行領導智慧的目光,能激發城商行人對銀行文化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思索,則我們心願可足。
真摯地感謝包頭市商業銀行各級領導、中國金融網、天下名商網、博克世紀工作室的鼎力支持。本書引用了大量的有關資料,無法——列舉作者姓名,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金融文化係列叢書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