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不少人整日忙碌,工作看似努力,卻成績平平,難以得到公司的重用;而有些人能力不突出卻深受公司高層器重,年紀輕輕就當上主管。為什麼?
關鍵就在於:你是否為公司著想了。
也許有些人會說:“公司不是我的,我又不是老板,我就一個小職員為什麼要為公司著想?”
還有人說:“總是說要為公司著想,我有什麼好處啊!”
這些人的偏見源自對公司的錯誤認識:一來,他們把公司與員工放於對立的位置。其實,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公司就像一條行駛在波瀾壯闊的海洋裏的船,若沒有了公司這艘船,船上所有的人都無法生存。員工一旦搭上這艘船,就與公司的命運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因此,員工要擔負起責任,與公司共進退。
二來,這些人把老板和員工放在了對立的位置。其實,員工與老板的利益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二者的分工。老板就像船長,負責大局;員工則是船員,配合船長完成工作。因此,如果不為公司著想,就是對公司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為公司著想是一種工作態度,它代表了積極主動、敬業、勤奮、團結等優秀職業精神。具備這種精神的員工用自己的行動為公司的利益努力,在公司發展的同時,也會從中獲得收入的保障、能力的提升、事業的發展、公眾的認可、他人的尊重……
因此我們推崇“為公司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的理念,隻要我們登上了公司之船,船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命運,船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每個員工都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樹立“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意識。
為公司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就是在我們心中播下了責任的種子,讓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的崗位和使命,積極投入自己的智慧和熱情,用行動和責任推動公司發展,自動自發,與公司共命運。
為公司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為每個人在公司的努力指明了方向。讓我們能在公司這個寄托夢想的地方,更好地定位自我,發揮自我的能力,從公司發展的角度審視自己,以集體利益為先,在具體工作中與團隊成員協作,為公司創造價值,為自己的利益而動。
為公司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是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是感恩、忠誠、責任等優秀員工品質的展現,是一個優秀員工在行動、價值觀、目標等方麵與公司合為一體,為公司利益不惜犧牲小我的奉獻精神。
本書站在現實的角度,從多個方麵講述“為公司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的工作理念,既有經典案例的展示,又有層層深入的分析,希望讀者通過改變自己的思維觀念,在工作中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從而幫助自己提升執行力,與公司共同成長。
“為公司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意識到這一點,努力在工作中做到這一點,以它為動力勇敢前行、戰勝困難、完成任務,那麼你就是讓公司真正不可或缺的關鍵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