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選拔賽的賽製是簡單粗暴的,就是一對一淘汰製,勝了進入下一輪,敗了收拾包袱回家,隻不過選拔賽是分區的,由各個軍區選出自己最優秀的機甲兵,到金城來參加正式賽,不想在萬眾矚目的大賽中丟臉,關係戶什麼的就得靠邊了。
選拔賽講究結果,但也有嚴格的要求,就是點到即止,不許出現打死對手的情況,若是出現了,那抱歉了,直接取消接下來的比賽,剝奪三年參賽資格。
正式賽麻煩得多,得先抽簽分組,組內淘汰製,各小組的第一名有資格進入半決賽,到了半決賽又抽簽分組,再組內淘汰製,勝者可進入決賽,最終進入決賽的選手有四個名額,分成兩組,勝出的兩位則進入最終決賽,決出真正的兵王。
相比女兵大比的草草結束,男兵大比就熱鬧多了,比賽的場地也設在了金城外最大的比鬥場,足可容納一百架機甲同時打架都不顯擁擠,還有最強的防護措施,任憑機甲打出個花來,都影響不到看台上的評委,觀眾席上的觀眾們。
而由特殊材質製成的比鬥台也是機甲卯足了勁的持續擊打無法損壞的,不會出現打著打著就把場地拆了的情況,這是血的教訓,拆了建,建了拆,太費錢了。
成猛的祖爺爺是個鐵公雞,痛定思痛之下,花了大價錢打造了這個最大的比鬥場,連裏麵的草都是堅韌不催的,足夠子孫後代禍害個十代都沒有問題。
而現在,最大的比鬥台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放火防爆防水等措施都做了個十足十,更有大量的精兵在現場維持秩序,且為了現場的秩序,觀眾席上的觀眾多是軍中將士,隻開放了少數對外的席位,但這些席位也是有權有錢者的,大多數民眾就隻能守在自家的光腦前,等著看現場直播,等著看機甲兵的精彩表現。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等裁判一聲令下,宣布第一場比試的開始,為這場期待已久的男兵大比拉開序幕。高高的看台上,坐著各大軍區的負責人,正中間坐著的卻是大病初愈的陳烈大元帥,陳家依然屹立不倒,即便勢力已有所縮減。
終於,裁判的哨聲響起了,第一個上場的是東部的種子選手,他的對手是西部的少年天才,兩人都是鋼機甲兵,算是一開始就為這場賽事奠下了高標準。
隻這兩人也不知是認識的,還是受了上頭的招呼,打得中規中矩的,毫無激情,最後是西部的少年天才略勝一籌,叫觀眾席上傳來了一陣陣噓聲,沒意思。
一天又一天的賽事,不但讓觀眾席上的觀眾失去了最開始的熱情,就連看台上的評委都生出了幾分煩躁,因為都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亮點出現,各個軍區的種子選手的表現固然出色,但也確實少了幾分新意,就像是來這裏打個過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