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戰爭要來了(1 / 3)

在江寧府的長樂宮旁邊,合眾會議堂今兒的氣氛凝重異常。極少會出現在會議堂中的東宋皇帝,一大早就穿了最正式的子朝服,在首相文道生和領議政同時也是浙黨黨魁的宋濂陪同下,出現在了會議堂中央的禦座上。

根據東宋的虛君慣例,子通常隻在每年正月十五,合眾會議正式開始年度議政的典禮上露麵,接受全體議員的朝見。另外,子還會在每一屆合眾會議正式組成的時候出現在會議堂禦座上,將象征著議政之權的笏板親手交給每一位議員。

而在正月十五禮儀和會議組成禮儀外,子一般是不會出現在會議堂的。哪怕首相請旨解散會議,也隻是在長樂宮紫宸殿中下旨。

隻有一種例外情況,子才會親臨合眾會議聽政。就是國家麵臨戰爭威脅,合眾會議議定戰和國策時,子或者太子必須駕臨聽政。

今不是正月十五,也不是新一屆合眾會議組成的日子,子鄭重其事的駕臨合眾會議堂,難道是要議定戰和國策嗎?難道是西宋那群戰爭狂又打過來了?

大宋(東宋)合眾會議堂內大部分的議員,都知道國家現在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一個是大周的“鳥糞禁運”,這肯定會造成糧食的大減產。

另一個危機則是江南工商業的“盛極而衰”——江南工商業也因為“熱水器”和“黃氏紡機”的運用,出現了生產過剩和失業增加。

在兩大危機夾擊下的東宋都有點風雨飄搖的意思了,要是再來一場戰爭,會不會就此垮台?議員們的心都吊了起來。

東宋雖然在危難之中立國,但是因為從一開始就采取了北和西守以水軍立國的政策,所以國防安全其實是很有保證的。

以往的三次中原大戰,東宋隻是看著有點危險,實際上卻安如磐石。

因為在棱堡加青銅大炮的時代,由漢水、川江順流而下取江南的故事根本不可能出現。

而且東宋的陸軍也不太弱,戰鬥力不比西宋的軍隊差多少。連東宋的騎兵都可以和西宋騎兵抗衡!

雖然東宋的江南、淮南不適合大量養馬。但是東宋有新宋大陸殖民地啊!而且東宋還是僅次於大周的海上強權,可以從西方和竺獲取良馬,並且在新宋大陸的草原上放養。

所以東宋的軍隊中既不缺馬,也不缺少強悍的騎兵。而東宋的騎兵部分來自淮上的軍戶,也有一部分來自新宋和新東瀛的草原。馬背上的功夫可不比西宋的騎兵差多少。

因此東宋合眾會議的議員們對於西宋的入侵並不害怕,可是眼下這個時機可不大好……內憂加上外患,事情不好辦啊!

就在議員們憂心忡忡的時候,議會主持宋濂宣布了一個讓他們大吃一驚的消息。

“諸位議員,據可靠情報,北周正圖謀攻打我朝!”

消息一出,會議堂中頓時嘩然。

“什麼?周國!?”

“怎麼可能……”

“這是真的嗎?”

“兩國可是二百多年的友邦啊!”

“不可能吧,昨我才見了淮上來客,平安無事啊!”

“咚咚咚……”

宋濂拿著個木榔頭在一張擺在桌子上的皮鼓上敲了敲,會堂當中頓時安靜了下來。

宋濂:“現在由首相閣下講話。”

首相文道生站起身,向皇帝趙昊鞠了個躬,然後又衝領議政宋濂點了點頭:“領議政,就在三前,周國以護送武元凱赴埃及與安娜女皇成親的名義,派出了包括神舟號、共和號、約法號等三艘一級戰列艦在內的龐大艦隊,開赴南洋。

另外,合眾政府還得到可靠情報,南美洲南省的鳥糞島和鳥糞沙漠中還有豐富的鳥糞資源。五十年內都不可能被采掘一空!”

根據合眾會議的議事規則,議員之間不能進行爭論,所有的議員都隻能和領議政交換意見——也就是,對話必須發生在議員和領議政之間。

這是為了防止議員們之間發生爭吵和鬥毆……

“領議政,”馬上就有在野黨的領袖起身發問,“也許周國想要提升鳥糞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