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2 / 2)

現在他都有點等不及要舉行禦前演武了,一想到契丹、黨項、高麗、大理、安南,還有日本國的使臣瞧見大宋猛男時的表情,趙大官家就高興的不行了。

不過不和諧的雜音還是有一點的!

總有一些不能理解趙佶雄才大略書呆子官員上疏反對禦前演武和進士分榜(分左右榜),以及在國子監教授武藝。認為這麼做違反了大宋重文輕武的祖製……

不過聖君趙佶卻毫不在乎,把一堆上疏丟在一旁,自己微服出宮,找武好古玩耍去了。

哪知道,在大相國寺的燒豬院裏麵,又聽到了一群措大在妄議朝政了。

武好古笑著解釋道:“乙哥,朝廷的官職總是有限的,開了右榜進士後,書生們的路子終究要窄一點了,他們有怨言也不奇怪。”

“這不是因為我朝的文官其實禦不了武嗎?”趙佶哼哼道,“出將入相古以有之,我朝恁多名相,有幾個能臨陣作戰的?便是號稱知兵的範仲淹、韓琦,也沒有統帥大軍臨陣廝殺的本事啊!”

呆在後方的城堡裏麵知兵是一回事兒,臨陣指揮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宋朝一方麵宣稱以文禦武,另一方麵擔任撫帥閫臣的文官又沒有臨陣指揮的能力,因此以文禦武在戰時是無法實行的。而且因為安撫使、轉運使、兵馬總管、一軍正將還有監軍的內官之間互相掣肘,權責不明,因此宋軍作戰時常常會出現不知道誰是主帥的情況。

不像高麗人那裏,倒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文官宰執出任判兵馬行營事。

“乙哥得對,”潘孝庵在一旁樂嗬嗬附和道,“將來的右榜進士都是文武雙全的,定能出將入相,為大宋開疆辟土的。”

高俅也笑著:“其實也不必等到將來,眼下就有個好機會可以開疆辟土了。”

“沒錯,眼下就有機會了。”武好古也滿臉堆笑著,“臣管了幾年市舶司,已經發現海外有不少大島,地域廣闊,氣候滋潤,土著也少,也沒有甚武力,是非常容易拿下的。”

“海外……大島?”

趙佶、高俅、潘孝庵都是一愣。他們本以為武好古會提及河、湟二州,沒想到他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潘孝庵搖搖頭道:“我聽人海外大島都是蠻荒之地,瘴痢叢生,中華之民根本沒辦法在島上過日子啊!”

“海外島嶼蠻荒,西北那邊就不荒了?”武好古一笑,“一樣是個荒地,去海外島嶼可比去西北容易多了……乘船出海,走個十八就能拿下一塊地盤,花費也不甚多,而且最要緊的是往來方便,維持起來也便宜。”

武好古當然是反對向西開拓的——現在的關中平原地力耗盡,畝產很低,根本不足以支持西軍向西夏展開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就算能拿下河、湟二州,維持起來也很困難,不但不能獲得稅收,而且還要每年倒貼上大筆財富。

所以在武好古看來,與其在西北方向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財富,還不如在東南的海洋上用力呢!

如台灣、呂宋、衝繩這樣的島嶼,有個千把人加上幾艘大海船就能拿下了,然後在島嶼上找個風平浪靜的海灣建個據點,就是大宋帝國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了!哪怕現在不會產生什麼收入,將來沒準會有大用呢?

“至於瘴痢叢生……”武好古笑了笑,“其實也好辦,把沙門島上的囚犯送去不就行了?隻要建好了碼頭和據點,一個方圓幾百裏的大島就是咱們的了。

而且海外島嶼也不都是瘴痢叢生,好地方也是有的。現在依附於高麗人的耽羅島就很不錯,另外臣還聽在日本國附近有些島上盛產黃金。”

“真的嗎?”趙佶隻是笑笑,並沒有流露出多大的興趣,隻是,“大郎,你現在是提舉市舶司事了,有權派遣船隻出海招商……若是招商途中發現了無主的島嶼,自可以派人占了。若是需要人力,上了奏章,沙門島上的那些凶徒給你用就是了。”

他的語氣稍稍放沉,顯得非常堅定:“不過河、湟二州還是要恢複的!等到演武結束,禦前騎士和禦龍猛士就要成軍西征了。”

“臣知道了!”武好古知道這話是趙佶要自己傳達給蘇東坡的——現在朝中韓忠彥越來越像個三旨相公,蔡京又事事迎合趙佶,也隻有蘇東坡敢於提出一些不同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