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之前的垃圾票房時間,卻是迎來了兩匹驚人的黑馬,整個娛樂圈震動,真個電影圈震動!
所有的報紙、所有的新聞媒體,網絡媒體,都用“奇跡”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年》在上映第一天上演的神奇!
開場前幾小時就售完三天的電影票、比《辛德勒報告》這部米帝大片更加快速,而且在豆豆網的評分居然也是很難得的高分!!
相比於滑鐵盧的米帝大片辛德勒報告,很明顯那些年並不被電影圈子裏的資深人士看好,畢竟兩部電影的逼格,就有著巨大的差距。
而且那些年的投資也實在是太大了,不少人覺得李明輝在吹牛,在大放厥詞,等待著看他的笑話。
三點五億的票房,這也真的敢說啊,不少人內心裏都對此嗤之以鼻,實在是有些太搞笑了,但是事實卻是第一場那些年就帶動了火爆的奇跡!
和大風起兮一起瓜分了票房市場,瓜分了暑期檔來臨之前的電影人氣!
所有報紙頭統一用兩幅大圖片作為頭版圖:一張李明輝霸氣威武擺出舍我其誰的三點五億票房的圖片、一份則是柯景騰與沈佳宜校園讀書的圖。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第一天創造的戰績。就足以讓所有報紙做出這樣的報道,足以讓所有人記住這一部電影。
“在我們正在好奇甚至質疑《那些年》這一部製作投資隻有2000萬,類型小眾的青春電影是否能夠獲得3億票房的時候,萬能的李明輝導演就給我們上了一課,他告訴了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就在上映的第一天,無數影迷衝擊各個電影院,瘋狂搶著《那些年》的電影票!”
“電影的奇跡,已經不需要多說了,和電影院簽署的瘋狂對賭協議,現在我們才知道了一些消息,為什麼那些年電影的上映屏幕居然是有三萬五千塊,我隻想說,李明輝導演實在是太霸氣了,如此看來這一次那些年將會大賺一筆啊!”
“這部電影從製作到宣傳總共花去了3500萬,加上電影稅、繳納電影扶持基金、院線/發行方的抽成,起碼要達到1.1億才能收回成本,超過之後才能有盈利。之前我們還在質疑李明輝導演到底是魄力驚人還是愚不可及,錢多的發燒?那麼現在我想應該有一個答案了。”
“再一次我們被打臉了,李明輝導演再一次的用無可爭議的事實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主流,沒有不好的題材,隻有不好的導演,青春主流的電影又如何,依舊是可以擊敗如同辛德勒報告這樣的有內涵,有人文情懷的大片!”
“讓我們見證奇跡的出現吧,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多久那些年票房可以破三點五億了,現在我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它可以破三點五億票房吧,我想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李明輝抓住暑期檔來臨之前的大好機會,和各大院線通過了瘋狂的賭約,就是盡可能的搶占熒幕數量,在一個月時間之內,都將擁有著最少三萬五千塊的熒屏,這就是他的決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