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八字與命運(1)(1 / 3)

[評析]

八字算命,是我國古代神秘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對於“命”,究竟是信還是不信,自古以采就爭論不休。

中國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個堅信“命”的人。孔子學識淵博,年輕的時候就周遊列國,企圖幹一番大事業,然而隻是到處碰壁,如“喪家之犬”,到了五十之後,才恍然大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矣。”

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等。孔老夫子所說的“天命”,編者琢磨了很久,認為他所說的“天命”是指宇宙問一種不為為人的意誌所左右的神秘規律,按照現代人所說的話,就是客觀規律。所以孔老夫子特別強調“知天命”。懂得宇宙人生的變化規律,才稱得上有學問的人(君子),“居易而俟命”,就是按照宇宙人生的神秘規律去行動,才是有學問的人(君子)的品德。孔子說:“賢不肖者才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

就是說:“有本事或沒本事,這是根據才能而劃分的,幹與不幹,這是人自己可以把握的,機遇好還是不好,這隻能看時機,是死是活就看個人的命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強調“知天命”,並不否定人的自覺性。“為不為者,人也。”機遇和命運,這是“老天爺”的事,幹與不幹就靠自己了。孔子的“天命觀”,成了儒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後世的大學問家孟子、列子等,都是堅信“天命”的人,他們都堅信宇宙中有一種不為人的意誌所左右的神秘力量。

東漢時著名的樸素唯物主義學者王充,一生不信鬼神,反對迷信,然而卻堅信命運。他說“凡人遇偶(碰上好運)及遭累害(遭受災禍),皆由命也。有死生壽夭之命,亦有貴賤貧富之命。”

但也有很多反對信奉命運的,墨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墨子在《非命下》中說:“王公大人,蕢若信有命而至行之,則必怠乎聽獄冶致矣,卿大夫必怠乎冶官府矣,農夫必怠乎耕稼樹藝矣,婦人必怠乎紡績織紝矣。”就是說,如呆相信人的一切都取決於命運,那麼,當官的就安於做官好了,農麥就安於種田好了,婦女就安於織布好了,一切等待禍福降臨,還用得著人去努力進取嗎?無疑,墨子是強調人的自覺能動性的。

據史載,曆史上有兩個大人物正是通過“算命術”而取得帝王之位的,一個便是光武帝,借江湖術士之口,散布他是應天景命起而革命的說法,才得以繼承西漢,建立東漢。另一個是楊堅,也是依靠術士張賓的指示,才得以消滅北周統一華北,建立隋王朝。正因為如此,許多人又把八字算命學稱為“帝王之學”。

中國現代史上也有兩個著名人物曾與八字相術有緣,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蔣介石。據民間傳說,毛澤東的成功,是因為得到了一個老道的指示,就連毛澤東的衛戌部隊8341也是老道指示的一個神秘數字。而蔣介石更是求神問卦的熱衷者,我們在一些曆史電影片上常常可以看到蔣夫人求神抽簽的鏡頭。當然,這隻是一種民問傳說,表現了一種民族文化心理和民間樸素的褒貶崇損觀念。毛的成功絕不是因為有神暗助,而蔣極會求神問卦看風啦,可最終仍一敗塗地。

撇開八字算命的信與不信,我們現在來探究一下八字算命的源流。

八字算命學起源於兩漢,完甚於唐朝。

唐朝魏郡人李虛中,為殿中侍禦史,精研陰陽五行,能根據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的天幹地支,推定一生中的壽夭究通,和吉凶禍福。據唐朝大學問家韓愈的介紹,李的算命術“百無一失”。因此,有人把李虛中尊為算命術的開山祖師。

李虛中根據出生年、月、日的天幹地支推測命運的方法,後經五代時期的徐子平進一步發展完善,使八字算命術走向一個成熟的階段。徐子平,名居易,曾與《麻衣相術》的著者麻衣道人一起隱居於華山,精研命理之學,他把李虛中的推算年、月、日幹支的測算法,進一步演進為年、月、日、時同時測算的“四柱”法。所謂“四柱”,就是以出生年份為天幹地支為第一柱,月份的天幹地支為第二桂,生日的天幹地支為第三柱,時辰的天幹地支為第四柱。每一柱天幹一個字,地支一個支,合起來為八個字。再根據八個字中所蘊含的陰陽五行進行演算,就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狀況。因此,後人又把徐子平的八字算命術,稱為四柱推命學。

算命術從兩漢時期確立基本概念起,經唐朝李虛中的發展,到五代徐子平的進一步完善,以後又經過宋元明清推廣,使之成為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無人不曉的一門關於命運的術數。

概括起末.八字算命學消化了古代中國幾項著名的學說。

1.天幹地支紀時曆法

2.陽陽學說

3.五行學說

“天幹地支紀年、月、日、時,以陰陽五行相互配合綜合地考察人的命運,這便是八字算命學的主要特色。

這裏我們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一下八字算命學的思維特征:

1.象征性。

認真讀過八字算命學之後,就會發現算命學中使用的概念,都具有內涵無限豐富的象征性。

以天幹地支為例:

十天幹的象征意味是:

甲——陽木,指高大的樹。在人象征著有統帥之才、個性剛直,有威望。

乙——陰木,指花草之類。在人象征著外表柔弱,內心執著。

雨——陽火,指光輝燦爛的太陽。在人象征著熱情、朝氣,同時又暗示缺乏恒心毅力,好大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