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招待高官顯貴們的宴會上,氣氛熱烈,笑語喧嘩。宴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禮賓司的一名官員走到丘吉爾身旁,對他耳語說,他看見某先生把一隻銀製的鹽罐塞進了自己的口袋。聽了這話,丘吉爾當眾將一隻銀製的胡椒粉罐塞進了口袋,好像無人看見一樣。
宴會結束時,丘吉爾悄悄走到那位拿了鹽罐的先生旁邊,輕聲對他說:“親愛的,我們都被別人看見了。哎,最好還是放回去吧,你說呢?”
那位先生這才紅者臉從口袋裏掏出鹽罐。
這筆錢應該由我來賺
丘吉爾同意一家美國製片商拍攝一部他的傳記影片。影片中要拍攝他65歲和86歲的鏡頭,導演挑選了美國影星查理·洛佛頓來扮演丘吉爾的角色。當丘吉爾得知洛佛頓扮演這一角色能獲得一大筆美金的報酬時,他勃然大怒,反對讓洛佛頓扮演他的形象。
丘吉爾說:第一,洛佛頓這小子太胖了。第二,他也太年輕了。與其讓他去扮演掙那一大筆錢,倒不如由我自己來扮演更合適。這筆錢應該由我來賺。
後來,丘吉爾的親屬們費了很大勁才算說服了他,使他打消了當電影演員的念頭。
身藝苦尼采、
19世紀德國唯心王義哲學家尼采對女性特別仇視,他一生不接觸女人,曾經這樣說過:“男子應受戰爭的訓練,女子則應受再創造戰士的訓練。”又說:“你到女人那裏去嗎?可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尼采的哲學極為不滿,挖苦他說:“十個女人,有九個女人會使他把鞭子丟掉的,因為他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要避開女人啊!”
無法接受采誘
羅素曾於1920年來過中國。可到中國後生了一場大病。病後,他拒絕任何記者的采訪。一家對此很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後雖交涉,他們仍不願收回此消息。
羅素回國的路上,取道日本,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
作為報複,羅素讓他的秘書給每個己者分發印好的字條,紙上寫著:“羅素先生已死,無法接受采訪。”
花園談天
有一天,穸素的一位年輕朋友來看他。走進門後,隻見羅素正雙眼凝視房屋外邊的花園,陷人了沉思。這位朋友問他:“您在苦思冥想什麼?”
“每當我和一位大科學家談話,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經沒有希望。但每當我和我的花園談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滿了陽光。”?
可找到這類罪
約翰·沃德爵士於1599年出版了著名的傳記小說《亨利四世》。然而這幾乎招來了他的殺身之禍,因為當時的伊麗莎白女主認為作者是借古諷今,含沙射影地抨擊她的現行政策。
女王很快召來了司法官員,建議以謀反罪對沃德提起訴訟。
培根讀過此書並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他站起來表示異議,為作者開脫。他說:“我不敢說書裏有謀反的證據,但毫無疑問,該書確有不少重罪的證據。”
“何以見得?在什麼地方?”女王急切地問。
“在他從古羅馬曆史學家泰西塔斯那兒剽竊來的好多段落中,便可找到這類罪證。”培根認真地回答說。
由有四點
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家休謨也是一位經濟學家、曆史學家。他退休後,每年還能拿到1000英鎊的退休金和印書稿費。他在愛丁堡圖書館做管理員時寫的《大不列顛史》是一本逋印多次的暢銷書。周圍的人勸他再寫續集,一直寫到當代。
哲學家攤開兩毛說:“你們已經給了我太多的榮譽,先生們,但我不想再寫了,理由有四點: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懶了,太富了。”
火在越麵,澆滅W
斯克爾頓是位著名詩人。一次,他去赴宴,酒喝多了回不了寓所。於是,他住進了一家小客店。半夜,他渴得厲害,大喊“夥計,上水”,但沒人應他;他又喊自己的馬’夫,馬夫也不在。
他靈機一動,大喊逍:“救火啊!救火啊!”頓時,全店亂成一團,所有的人都起來了。他繼續喊叫,不一會兒馬夫和夥計便拿著蠟燭衝了進來:“火在哪裏,怎麼看不到呢?”
“在這兒,”斯克爾頓指著自己的喉嚨,“火在這裏麵,快給我端水來,澆滅它!”
答複作者
《福爾摩斯探案》的作者阿瑟·柯南道爾,曾當過雜誌編輯,每天要處理大量退稿。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說:“您退回我的小說,但我知道您並沒有把小說讀完,因為我故意把幾麵稿紙粘在一起,您並沒有把它們拆開,您這樣做是很不好的。”
柯南道爾回信說:“如果您用早餐時盤子裏放著一隻壞雞蛋,您大可不必把它吃完才能證明這隻雞蛋變味了。”
和福爾摩斯不相上
有一次,英國作家柯南道爾在巴黎叫了一輛出租馬車。他先把旅行包扔進了車裏,然後爬了上去,但還沒有等他開口,趕車人就說:“柯南道爾先生,您上哪兒去?”
“你認識我?”作家有點詫異地問。
“不,從來沒有見過。”
“那麼你怎麼知道我是柯南道爾呢?”
“這個趕車人說,“我在報紙上看到你在法國南部度假的消息,看到你是從馬賽開來的一列火車上下來,我注意到你的皮膚黝黑,這說明你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至少呆了一個多星期;又從你右手指上的墨水潰來推斷,你肯定是一個作家;另外你還具有外科醫生那種敏銳的目光並穿著英國式樣的服裝。我認為你肯定就是柯南道爾!”
柯南道爾大吃一驚:“既然你能從所有這些細微的觀察中認出我來,那麼你自己和福爾摩斯也不相上下了。”
“還有,”趕車人說,“還有一個小小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