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附錄:大事年表(1 / 2)

公元前3~1世紀在當今的朝鮮形成一個奴隸製辰國。

公元7世紀辰國滅亡後,新羅成為這塊土地的統治階級。

公元10世紀高麗王國取代新羅王國。

公元14世紀末期,李氏王朝取代高麗,改國號為朝鮮。

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

1945年8月15日 朝鮮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同時蘇聯和美國兩國軍隊以北緯38°線為界,分別進駐北半部和南半部。朝鮮半島從此處於分裂狀態。

1948年9月9日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50年6月25日 朝鮮戰爭爆發,南北以三八線為界的局麵被打破。

1950年10月25日 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鮮參戰。

1953年7月27日 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交戰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的實際控製線成為軍事分界線。從此,橫跨朝鮮半島的軍事分界線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阻斷了北南雙方一族同胞的交往。

1958年10月 中國人民誌願軍全部撤出朝鮮。

1958年 朝鮮宣布完成了城市、農村生產關係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製度。

1970年 宣布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1971年8月6日 朝鮮領導人表示願意在任何時候與南方“所有政黨、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接觸”。

1971年8月20日 朝韓紅十字會人員在軍事分界線上的板門店,舉行了首次會晤。為便於舉行北南會談,朝韓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分別在板門店軍分線各自一側修建了會談場所。朝鮮取名“統一閣”,韓國取名“和平之家”。

1975年5月 朝鮮成為“七十七國集團”正式成員國。

1975年8月 朝鮮正式加入不結盟運動。

1985年 朝鮮政務院成立國家旅遊總局,下設國際旅行社、青年旅行社。

1987年9月 朝鮮加入世界旅遊組織。

1990年9月 朝鮮政務院總理延亨默率領代表團,跨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前往漢城(今首爾),參加在漢城舉行的朝韓第一次總理會談。10月,韓國總理薑英勳也通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進入朝鮮。

1991年9月17日 朝鮮同韓國一道加入聯合國。

1992年5月 朝韓根據《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合作與交流協議書》,分別設立聯絡事務所。聯絡事務所分別設在板門店北方一側的“統一閣”和南方一側的“和平之家”。

1993年12月 聯合國秘書長加利訪問韓國後,通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進入朝鮮訪問。

1999年 朝鮮提出了建設強盛國家的藍圖。進入21世紀以來,朝鮮實行了一係列經濟調整措施,並且提出用現代技術革新經濟,按照新環境、新氣候的要求改善經濟管理體製。

2000年6月 朝韓首腦會晤後,北南關係迅速改善,雙方決定連接軍事分界線兩側的公路和鐵路。同時,朝韓分別在軍事分界線兩側停止攻擊性宣傳。

2000年7月 朝鮮加入東盟地區論壇(A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