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美利堅的縱橫傳奇(1)(1 / 3)

美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全境由東向西可分為五個地理區。

東南部沿岸平原分為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兩部分。

這一地帶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數由河川衝積而成,特別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質油黑,土壤肥沃。

河口附近有一些沼澤地。位於這一地理區的佛羅裏達半島是美國最大的半島。

第一節從海岸邊起航的國度

美國是一個從海岸邊起航的國度,它所屬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位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西側,基本與海岸平行,長約2300多千米,一般海拔1000至1500米,由幾條平行山脈組成。內地平原呈倒三角形,北起漫長的美國與加拿大邊界,南達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格蘭德河一帶。西部山係由西部兩條山脈組成,東部為落基山脈,西部為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

內華達山脈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是美國大陸最高點。喀斯喀特山脈的雷尼爾山海拔4392米,僅次於惠特尼峰。西部山間高原由科羅拉多高原、懷俄明高原、哥倫比亞高原與大峽穀組成,為美國西部地質構造最複雜的地區。大峽穀位於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由一係列迂回曲折、錯綜複雜的山峽和深穀組成,氣勢雄偉,岩壁陡峭,為世界上罕見的自然景觀。美國河流湖泊眾多,水係複雜,總體而言可分為三大水係: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係,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總麵積24.5萬平方千米,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四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麵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居世界第二位。

1.波瀾壯闊的河流之父

一瀉千裏、奔騰不息的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第一大河,也是美國的父親之河。它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非洲的尼羅河和中國的長江同稱為“世界四大長河”。密西西比河發源於美國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嶺之中,迤迤千裏,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縱貫美國大平原,注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千米,是北美大陸上流程最遠、流域麵積最廣、水量最大也最富饒的水係。這條大河滔滔不絕的河水像乳汁一樣撫育了密西西比河整個流域的人們。美國人民長期以來稱密西西比河為“老人河”。它的名稱起源於居住在美國北部威斯康星州的阿爾公金族印第安人,他們把這條河流的上部叫做“密西西比”。“密西”意為“大”,“西比”意為河,“密西西比”即“大河”或“河流之父”的意思。

密西西比河的源頭位於明尼蘇達州北部地區的伊塔斯卡湖附近,向南流入墨西哥灣。上遊流經古老的岩麵,那裏又經過嚴重的冰蝕,所以土質很薄弱,河兩岸堅岩外露,風景優美。在明尼蘇達州就有上萬個湖泊,它們星羅棋布。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像天然水庫一樣對密西西比河的水源補給起到了重要的調節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密蘇裏河。密蘇裏河幹流發源於美國西北部落基山脈的黃石公園附近,河流水量很小,但是含沙量很大。密蘇裏河年平均流量約每秒2000立方米,但是初夏洪水期最大流量可達每秒22640立方米,而在冬季枯水期時,最小流量每秒僅120立方米,年平均水位差距很大。大雨之後,混濁的河水似泥流一般,滾滾流入密西西比河,甚至在密蘇裏河口以下100多千米內還能分辨出混濁的密蘇裏河河水與澄清的密西西比河河水。因此,對於生活在密蘇裏河河岸的人而言,河水既不能飲用,也不能灌溉,對於當地農業和航運都有一定的負麵影響。

密西西比河按照自然特征可以分為不同河段。源頭伊塔斯卡湖至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為上遊,長1010千米,地勢低平,水流緩慢。密西西比河盆地及其流域兩側冰川湖和沼澤,湖水多形成急流瀑布注入幹流。在明尼阿波利斯附近,河流流經1.2千米長的峽穀急流帶,落差19.5米,形成著名的聖安東尼瀑布。沿途有明尼蘇達河等支流彙入。從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至俄亥俄河口的開羅為中遊,長1373千米,先後有奇珀瓦河、威斯康星河、得梅因河、伊利諾伊河、密蘇裏河和俄亥俄河。聖路易斯以北河段,河床坡度大,多急流險灘;聖路易斯附近及其以南地段,河床減小,河穀漸寬。自開普吉拉多角以下,河流彎曲度明顯增大,河穀開闊,至俄亥俄河口處河麵寬達24千米。開羅以下為下遊,長約1567千米。主要支流有懷特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河口處共有6條汊道,長約30千米,形如鳥足,其中經由西南水道、南水道和阿洛脫水道3條主汊道入海的水量占到了80%。河流年平均輸沙量4.95億噸,在河口處堆積成麵積達2.6萬平方千米的巨大鳥足狀三角洲,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不斷向墨西哥灣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