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鉤箝之辭,飛而鉗之。
——《鬼穀子·飛箝第五》
“飛箝讚美術”術隻要是通過讚美來鉗製他人。即通過為對方製造聲譽來贏取歡心,再以各種技巧來箝製對方。
具體來說,是用讚美的語言達到收服人心,使對方為我所控製的目的。鬼穀子主張“引鉤箝之辭,飛而鉗之。”正是說,要用誘導的言辭,獲知他們內心的真實感情,再用褒揚的方法控製對方。需要注意的是,讚美一定要真誠,因為真誠的讚美是獲得他人好感的最直接方法。
清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袁枚,他的特長就是給人戴高帽子,而且每戴一次都百發百中。他考取功名後,被朝廷任命為地方縣令。上任之前,他特地去向老師尹文瑞辭行。尹文瑞問他:“你年紀輕輕就得到朝廷重用,一定要謹慎行事,做好應付官場上各類事務的充分準備。不知道你都做了哪些準備?”袁枚說:“老師,我已經準備好了100頂高帽子,其它沒準備什麼。”尹文瑞是乾隆時期的一位名臣,不僅有學問、知識淵博,而且德行操守堪稱一流。聽了袁枚的話,尹文瑞很不高興地說:“年輕人怎麼搞這一套,太庸俗了!”袁枚恭敬地回答:“現在社會上人人都喜歡戴高帽子,不準備不行。說句真心話,世上有幾個具備老師您這樣的品德和操守、卻不喜歡別人送高帽子的人呢?”尹文瑞聽罷,不禁頻頻點頭,轉憂為喜。從尹文瑞那兒回來後,其他弟子紛紛問袁枚和老師談得怎麼樣。袁枚說:“我準備的100頂高帽子隻剩下99頂了,還沒上任就送給了老師一頂。”
馬克·吐溫說過:隻憑一句讚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個月。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希塑得到別人的讚美。讚美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美麗,讚美可以把人世間不協調的聲音變成美妙的音樂,讚美可以激發人的自豪感和上進心。不論是誰,都需要別人的讚美。而讚美管理更是能收到神奇的功效。
實踐證明,讚美的力量是神奇的。有個國內知名的管理者曾說過:“在這多年的管理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讚美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管理中,運用讚美的方法讓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讓我們機構的一部分員工有了可喜的改變。”
管理者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在組織機構中總有一些員工對工作不緊不慢,既不努力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組織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領導的關注,也得不到領導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領導忽視、“遺忘”的員工,但一旦被關注和表揚就會發揮出無限的潛能。
A公司後勤部的一個員工小劉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員工。很長時間,她的直接領導吳經理幾乎都沒有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吳經理對她的看法,好像也改變了她自己。那是一個中午,吳經理站在辦公室門口,看著走廊裏來回走動的人,無意中發現走廊裏撒了一些零食,許多人說著笑著繞著而過,好像沒有看到地上所撒的零食。這時小劉走了過來,急忙跑回衛生間拿來清掃工具,將飯菜掃淨,又用拖布拖了一遍。吳經理被這一幕感動了,心想,小劉今天又不值日生,她能這樣做,真是一個好員工。到了例會時,吳經理立刻在會上表揚了小劉,並盡力讚美了她關心集體,為他人著想的好行為。
吳經理從這件小事裏發現了小劉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升華。漸漸地吳經理發現她變了,工作特別認真,交給她的任務完成得尤其好,業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就是讚美的力量。這件事給吳經理啟示頗深,於是在以後的管理工作中,他開始注重以人為本,麵向團隊,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員工,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員工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