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後記(1 / 1)

誰敢與誰,相約一生

現在覺得,人和人之間認識的時間,最好不要太久。魚隻有三秒鍾的記憶,遊過的路,扭頭就會忘掉,但人類不可以。

有時候你會搞不懂,到底是“相處久了互相嫌棄,卻死綁在一起”好,還是“相守一段,然後各自天涯”好。

也許很多年後,你偶爾回憶起一個人,身上零星的好與壞,已經覺得他的故事陪伴了你很久。

是人總會變的。

胡叉?直角型的變化,在他去梵淨山之後。他徹底結束了長達五年的北漂,不再亂換女友,回到杭州好好工作,不久後找到真愛,喜結良緣,踏上人生最正常,也是最正軌的道路。

他的故事並不離奇,但他卻神化了一個地方——梵淨山。

傳說中,全山供滿了彌勒佛祖,號稱“全球第一彌勒主題公園”……

不知道那裏嫋繞著何等香火,嗅一下,就會令你的人生綻放“大靠譜”的光芒。

如果你聽說得有點神往,那個地方在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江口縣、鬆桃縣交界處。也許你已經去過那裏,你的人生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不用著急,隻要你還在漂著,你的心裏就會有一座“梵淨山”,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上也會有這麼一座“梵淨山”,是我們遲早要到達的一個中轉站。

多年後,對他的記憶幾乎就中止在這裏。

他主創的故事,“書生和女鬼”不正經係列,也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第十個年頭。

蕭如瑟寫過一個小段子,說是兩個人約定多年後在湖邊見麵。先到的那個人立柱為證,一年不來立柱一根,第二年第二根,第三年第三根……多年後,遲到的人在湖邊看見了一座亭子。

“我在這裏等你,也不曾浪費我等你的時間。”

現在想來,是多浪漫的事。

十年前,胡叉在一個名叫“E部落”的論壇,寫下名噪一時的“書生和女鬼”係列。

就像他立下的第一根柱子,第二根,第三根……

在別人的故事裏,我們都是遲到的人。所以我們看見的,不隻是柱子,而是一整座蘭若寺。書生總是在找他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女鬼總是在等她也不知道是否等得到的人。

最喜歡的其中一則,是書生和女鬼相遇後,互相描述自己曾到過的地方,冥界的河,謎一樣的山穀……天亮後,他們分開了,繼續各自的傳奇。

十年過後,“蘭若寺”依舊在那裏,這一次立書為憑。

緣分這麼短,記得的時候就記得,忘了的時候就忘去。

下一個十年,終於不用再繼續這個故事了。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