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在布拉格尋找一個人的放逐(1)(1 / 3)

我愛漫天飛舞的雪花,

因為雪花裏有你。

我愛令人向往的童話,

因為童話裏有你。

我愛姹紫嫣紅的春天,

因為春天裏有你。

我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因為有你。

——《因為有你》

捷克,布拉格,右岸,北緯50°05’東經14°25’,我就在這裏,一個人的放逐。

我愛布拉格,因為布拉格裏有你。

跨文化交際學的老師說捷克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懂至少一門外語,於是大四這年,作為互換生的我和淩嵐放心地來了這個地方。

可後來我們才明白,大部分捷克人的確懂一門外語,但卻不一定是我們學的英語,而更有可能是德語、俄語或者波蘭語。於是,我們在這裏語言完全不通。

此時我正提著給淩嵐買的感冒藥,站在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Praha Lekarna(布拉格藥房)門口,思索著我到底是該往左走呢還是往右走。

布拉格地處歐洲大陸的中心,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非常大,隻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淩嵐同學穿著她的小吊帶晃悠了幾天,很不意外地病倒在床。

異國他鄉,為了避免淩嵐客死布拉格,作為她多年的室友兼好友,我裹著一件長長的風衣,在夜深人靜的大晚上,冒著生命危險獨自前往城區中心尋找仍在營業的藥房。

我正沉思著往哪邊走才能回到公寓,遠處忽然掃來一陣刺眼的燈光,霎時,一輛線條流暢明亮的沃爾沃穩當地停在了我的麵前。

布拉格大街上最多的私人轎車是斯柯達,因為斯柯達是捷克人的百年品牌,愛國的捷克人買車首選的就是斯柯達。

這個車主肯定沒有多愛自己的國家。我望著這輛具有獨特北約風格的沃爾沃,理所當然地想道。

車窗降下,露出一張年輕亞裔男子的臉,用一口標準流利的捷克語對我喊了一句。

我怔了怔,想了想,他應該是問我要去哪裏。來捷克之前,我們買了一本捷克語速記手冊,裏麵有這一句的發音。

我走到車窗前,對著這個男人,斟酌了一番,絞盡腦汁地回想著這幾天初學的幾句捷克語。

我努力地想了一會兒,然後開始艱辛地描述我住的學生公寓。

可這幾句簡單的捷克語被我說得結結巴巴磕磕碰碰,就是表達不清楚我要去的地點在哪兒。

我沮喪地望了一眼這個男人,而車裏的他似乎還好整以暇地等著我說下去。

麵對這種想說而又說不出的痛苦,我感到分外難過。於是我又改用學了多年的“啞巴英語”,一個詞一個詞地描述我要去的這個地點。

可是天啊,我真的沒有語言天賦,盡管連比帶畫,可最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說些什麼。

我眼巴巴地望著這個男人,無比期盼他其實聽懂了我,雖然很有可能他根本不懂英文。

而眼前這個亞洲男人玩味地打量著我,眉梢放肆地上揚,似笑非笑,然後慢悠悠地冒出一句中文:“你到底要去哪兒啊?”

我幾乎被嚇了一跳,又驚又喜:“你是中國人?”我和淩嵐每天都期待遇上中國學生時,遇上的總是日本小鬼子或者韓國棒子。我對中國學生已經不抱希望時,卻遇上了一個真正的中國同胞!

我用溜得不能再溜的中文把地點給詳細描述了一遍,充分證明了我其實不是結巴。而對麵的男人卻想也未想,立刻說道:“你往前走左拐,左拐後走五十米再往前左拐,走到第三個路口時再右拐,右拐後再走一百米,你就能看到你要去的地方了。”

啥?我茫然了。先左拐再左拐再左拐再右拐?作為一個向來沒有方向感的路癡,我一頭霧水地望著車裏這個男人。

“上車吧!我送你一程。”車門打開,一陣濃烈的酒味從車裏逸出。

我這才注意到,車裏的這個男人襯衣的領口大敞著,眼眶微紅,望向我的視線透著一些飄渺。他應該是喝了不少酒。

“謝謝啊,不必了……”三更半夜,孤男寡女,我心懷警惕地謝絕了。但是我想,如果咱們這個同胞強烈真誠地要求送我一程,我還是會答應的。

可這個男人倒也幹脆,一點兒也不和我客氣,二話不說關上車門,加了油門直接絕塵而去。

夜空如被黑色紗幕籠罩,古老的尖頂教堂高聳於寂靜的長街,遠處隱隱約約傳來狗吠聲,寒冽的空氣灌滿了我的風衣領口,我失望地望了眼沃爾沃離開的方向,默默地抓緊手中的藥袋,獨自往左邊走去,心底無比地懷念公寓裏溫暖的被窩。

在深夜裏走了近一個小時,我回到公寓時,屋裏的淩嵐睡得正香。把她叫醒,伺候她吃完藥,我的眼睛已經困得不行了,衣服胡亂一脫,直接倒在了床上。

布拉格的夜晚很寧靜,布拉格的夜空很深邃,布拉格是一個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布拉格是一個最適合純美戀愛的城市。我對這個城市心存美好向往,一覺睡到天亮。

這天紮利大學要舉行一個“金色基金會獎學金”頒獎典禮。紮利大學負責對外交流的中文老師瑪姬告訴我,這個基金會的創始人是布拉格一位著名的華裔商人。這名華裔商人上個世紀獨自來布拉格打拚吃盡苦頭,事業蒸蒸日上後特地在紮利大學設立了“金色基金會”,專門資助紮利大學品學兼優的亞洲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