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滿弓刀
歲月著
第一章九龍山馬鎮不僅是宿州、彭州兩地間的重要驛站,也是淮河流域的第一外阜,下接徐州、南京,上接商丘、開封、洛陽等地,往來商旅、官府驛人甚至水師軍隊等無不需與此接洽。
馬鎮重要尚不僅在於地緣,也是淮北平原地帶飼馬的集結地,當朝戰馬至少四分之一匹數由此地供給,第一功臣當數馬鎮首富馬義榮。
馬義榮不僅是馬鎮首屈一指的富豪,也是五柳莊的莊主,同時人如其名,也是鎮上最慷慨最大方最豪氣歸講義氣的人,鎮民傳說馬義榮馬莊主在一個風雪之夜一次就收留了二十幾個從北方逃難來的人,不僅請來郎中給予治愈所帶病疾,並把其全部安排在自己的馬場裏安排了活計、過上了新生活。
鎮上沒有說得清楚馬義榮發跡的來龍去脈,也沒有人講得出他來自哪裏,也是傳聞十幾年前鎮裏一個很平靜的早晨上,有人發現鎮北芙蓉橋上停著裝滿大大小小箱子的幾輛大馬車,馬上下來幾個仆人家丁裝束的人詢問有無房屋可租可賣,有事者的帶領下找到了馬鎮驛長,便買下了鎮裏最大的一處宅院槐柳莊,並更名為五柳莊,在鎮民尚沒看到養馬有利可圖的情況馬義榮用著自己帶來的幾個馬匹開始了建馬場、飼養馬匹的規劃了,結果自是馬場擴越在,馬匹越來越多,有人稱馬義榮叫馬三千,就是馬義榮有三千匹一等的良馬,也有人說是至少是五千匹,好幾百畝地的馬場黑黑的滿是馬匹,絕不止三千匹。
人富出名,樹大招風。有人想搞清楚馬義榮到底有多少的馬匹,聽說明著進馬場的連馬場大門都沒能進去,而偷偷進馬場的卻沒有人出來過,彭州四傑聽說與馬義榮曾有過間隙,後來不知為何彭州四虎竟對洪湖人士宣布:馬義榮莊主隨時即用。馬鎮外阜可是四傑傳統的勢力地盤。
這是馬鎮南效一個普通農家小院,簡單的三間草屋,二間廂房。小院周圍種上了一圈灌木,柵欄似的,三尺有餘。一個五十餘歲的清瘦老人蹲在院裏的井沿上,叼著一根長煙杆,這是小院主人雲青梅,他不時瞅瞅即將落下的夕陽,喃喃道:“今日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回來?”,濃眉緊鎖,清瘦的臉變得凝重起來。正在起身到院外瞧瞧時,聽到遠處有人哼著他熟悉的小曲由遠及近傳來,凝重的氣色並沒有得到緩解。
來人走進院子,是位十七八的少年,粗布灰色衣裳,在二間廂房門前放下肩上挑著的兩大梱木柴,轉身說“雲叔,我回來了。”
雲青梅依舊吸著他的長煙杆,低嗯了聲,頭也不抬說“飯在鍋裏,涼了湊合著吃吧,明天上午再把柴送去五柳莊!”
少年垂首恭身道:“知道了。”轉身走進其中一間廂房。
用過飯,少年走進自己的臥室,瞧見茶幾上油燈光暗淡,燈芯幾乎燃盡,拿起一個小枝條,挑挑燈芯,臥室裏立即明亮起來。躺在草席上,少年方才感到身上的疲憊,睡意漸濃,很快進入了夢鄉。
不知睡了多兒,窗戶上響起輕微響動,少年一躍而起,窗縫裏依稀瞧見一個黑色的身影向遠處閃去,幾個起落竟沒有了蹤影。少年心中暗喜,掀開窗戶躍了出去。
借著月光,少年看到黑衣人已經在前方站立,待自己奔到,黑衣人依然沒有回頭,喘息未定,黑衣人一團黑雲似的朝自己直麵撲來,少年不敢大意,腳尖頓地,側身旋著身子朝右方閃開。黑衣人似乎了知少年有此一招,也突然朝左側折去,雙掌依然拍向少年麵門。
少年心裏慌張,也沒亂了手腳,隨手拍出一掌,借著黑衣人遞來的力道雙腳觸地又向左旋開,便脫離黑衣人掌風兩三丈外,哪知少年剛想大喜,黑衣人便又撲到,掌式掌風均不變,少年暗喜,還是這招?兩腳合並,右手五指並攏,以手為刀,“順風切”側身遞出,黑衣人收起左掌,右手也以手為刀,改切少年右手腕。少年右手下移半寸,手式不變依然直攻黑衣人腹部。
黑衣人腹部稍收,右掌也下稱半寸自上下切少年手腕,同時左手攻出,從左側切少年手腕,掌未到,少年已感覺腕部辛辣之疼,慌忙收回,雙手扶地,左腿從後麵貼地攻出,掃向黑衣人雙腿,卷起地麵殘葉紛飛。黑衣人腳尖觸地彈出,幾個翻身輕盈起落三丈外,從容站定,少年起身站定,眼睛緊盯著黑衣人,虛式待發。
黑衣人沉聲道:“雙儀掌最後一招切風三式看來你已經學會了。”
少年嘿嘿一笑,道:“隻是掌握招式,還不能連貫使出。”
黑衣人點稱讚許,道:“能學會已是難得,多加練習便可運用自如,同時還要用心研磨掌、劍及拳的變化關係,雙儀掌實際上是從武當雙儀劍法演變而來,當今江湖人隻知一心練劍,殊不知掌劍拳同路,隻是手中有無武器之別。武器與否,在乎雙方對敵距離的遠近,能融會貫通、有無同似自是常人所不能比。”
少年聽著黑衣人的聲音時渾時細,顯是有意壓製,從第一次接觸十幾年來如此。黑衣人叮囑過所都武功之事一是不可對任何人外傳,二是武功未大成前萬不可使用。少年雖然不能理解黑衣人的做法,也覺得有了武功而不能使用更是遺憾,但黑衣人既然這樣要求可能自有他的道理,而他自己也稍稍懂韜光養晦、外形內斂的好處。但心裏尚有許多疑問不能解答,想問卻也不敢思易開口。
黑衣人似乎瞧出少年心有疑問,不等少年開口便道:“我知道你心裏有許多疑問,這個時候不便給你解答,早晚你會明白的。”隨手向少年拋過來一個東西。
少年伸手接住,原是一本書籍,少年正想問是何書籍,黑衣人道:“這是本內、輕功練習法,以你現在的年紀已可研習了,雙儀劍依賴好輕功相得益彰,而雙儀掌、拳則以好內功為根,如此方能最大顯示劍、掌、拳相融的威力。”
少年接口道:“是”
黑衣人突然厲聲道:“知道自己叫什麼嗎?”
少年緩聲道:“知道,我原本姓梅,叫梅龍,現姓木,叫木一龍,此生殺父殺母仇人是梅青風。”
黑衣人似是對木一龍的回答還較滿意,稍頓了一會,便道:“近來我事情要辦,你隻能自行勤加練習了,辦完事我自會回來找你,好自為之吧!”,吧字未說完縱身向後飛出,瞬間便失去蹤影。
木一龍瞧著靜寂的四圍,長噓了一口氣,將書籍放在懷裏,望著偏西的月亮,估計時間不早,演習了幾遍雙儀掌拳法便往回奔去。
木一龍從窗戶悄然入室,整理好自己床上的物品,躺下便睡。哪知剛一躺下,聽到東屋裏傳出咳嗽的聲音。木一龍暗忖道:“近兩年總是這個時候聽到雲叔的咳嗽聲,不是被發現了吧?”
用過早贍,木一龍挑過昨天從同上砍下來的兩擔柴按照雲青梅的吩咐送到五柳莊。
五柳莊位於馬鎮東鎮,莊前一街便是馬鎮最繁華的街道-玉華街,這裏不僅店鋪林立、富商雲集,阜頭站地,水河運道通暢,流動人員不計其數,驛站級別,人口卻堪比彭州、商丘等州,更是東南西北各州驛站無法比擬的煙花賭場娛樂之地,均是周圍各州地最大最豪華的。
木一龍拍了拍五柳莊的後門,這是下人的專道。
開門的是五柳莊後廚管家馬三道,一腳長一腳短,後廚有人暗自稱“拐腳馬”,想必對對後廚人員極其刻薄。
馬三道見拍門的是個送柴的,本是微笑的臉突然陰了下來,滿臉不肖道:“你是呀?那個快死的雲老頭呢?”未等木一龍回答,後背手轉身離去,木一龍暗自好笑,也懶得答理這種人,身份高不了多少倒會狗仗人勢不少。
領了柴錢,木一龍數了數,竟比往常多了幾文,心裏樂極了,想著將多出的幾文錢給雲青梅打點酒回去,樂得走路姿勢也蹦跳起來。
突聽一聲厲喝:“幹什麼?瞎了你的狗眼?”
木一龍一驚,急忙刹住腳步,一個十七八歲的配劍少年正怒視自己,身著錦衣華麗,質地想必昂貴,身側站著一個綠衣少女,瞪著好奇的目光望著自己,腳下散著幾個白色的瓷碎片兒,兩後身後跟著幾個身著白衣的家丁。
木一龍頓時明白,想是自己樂極了沒注意可能差點兒撞著他人,於是馬上垂頭認錯,道:“對不起我實不是有意冒犯,對不起對不起……”
錦衣少年恨聲道:“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嗎?你打碎了我表妹的瓷孩兒。”
綠衣少女怒道:“誰是你表妹,少臭美……”
錦衣少年道:“表妹我……”,口氣突然軟下。
綠衣少女哼了聲,道:“你記住,我不是你什麼表妹,你再亂喊亂叫,別怪我不客氣,哼。”
木一龍喃喃道:“真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對不……”
錦衣少年打斷木一龍的話道:“閉上你的狗嘴,這是你這等下人所走的路嗎?快賠我表……”,“妹”字未敢說出,突然改口道:“快拿錢賠來,否則我讓你活來明天。”右手已經按在了劍柄,身後幾個家丁也把木一龍圍起來。
馬三道的聲音傳來:“小姐小姐……”,腳瘸了步速卻不慢,幾步拐到了綠衣少女的麵前,低聲下氣、笑臉幾盡諂媚道:“小姐對不起對不起,他是個送柴的,剛才帳房裏領了柴錢,是我管教不嚴,要罰就罰我吧小姐,他隻是個送柴的,他叔叔今天病了,小姐你認識的就是那個可憐的快要病死的雲老頭兒小姐……”。
木一龍突然有一種感動,這個他一向認識苛刻卑賤隻會狗仗人勢的勢利老頭竟還有這麼可愛仗義的一麵,說到後來聲帶泣音,幾乎哀求了。
綠衣少衣眼睛裏立即充滿憐憫:“馬伯伯沒事沒事,不就是一個瓷孩兒嘛,就是個玩具,不值幾個錢,你們走吧!”,不待錦衣少年做也反映,當先走了,語音細翠,嬌氣而不做作。
錦衣少年依然繃著臉,儼然將馬三道、木一龍視成了敵人看待,朝著倆人不肖哼了聲,恨恨地道:“哼,若不是我表妹心軟仁慈,少不了給你們兩個賤種一點顏色瞧瞧,別讓我再瞧見你們,否則別怪我劍不留人,快滾!”
綠衣少女突然轉身怒視著錦衣少年,錦衣少年瞪了馬三道、木一龍後,揮手示意幾個白衣家丁跟上,趕追綠衣小女去了。
馬三道歉聲道:“是是是我們這就走,小姐您慢走,彭少爺走好”,回頭低身朝木一龍喉道“還不快走”,又哈聲哈氣地目送幾個白衣家丁,最後一個家丁走過木一龍麵前時,一把抓過木一龍手中的錢幣,手上掂了掂,罵道“媽的怎麼才為麼點兒”,木一龍還未明白怎麼回事兒,馬三道已經拉著他的領子向後門走去。
轉過幾個牆角,五柳莊後廚房已經閃現,馬三道放了手,道:“知道後門在哪兒吧?快走吧!”
木一龍道:“剛才的事謝謝馬伯伯了。”
馬三道麵無表情,與剛才儼然相反,擺擺手道:“算了,以後小心就是了,年輕人不能魯莽。”語氣雖硬,道理卻很明。
木一龍道:“是的,在下謹記了馬伯伯,不過剛才那綠衣姑娘和錦衣少年是……”
馬三道忽然目光驚射,打斷木一龍的問話:“打聽這個幹什麼嗎?多嘴”,語音稍頓,聲音變得溫和起來,道:“那姑娘是馬莊主的大小姐燕詩祺,錦衣少年便是彭州四傑中的彭豹,這些江湖上的事兒還是少知道的好,安安穩穩地過個太平日子,幸許你們叔侄倆還是多活幾年,對了,你在這裏稍等,你叔叔上回送柴時落了件東西,你順便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