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1 / 1)

關於傲明一書,蘋果確實是付出了不少心血,隻不過一直未能將之以最精彩的內容呈現在讀者們眼前。

對此,蘋果深感愧疚,亦有心重整旗鼓,將傲明一書重續下去。

且不管能否大紅大紫,隻求能堅持自己的夢想,以文字將自己所想的與讀者們分享。

好吧,一切就此重新開始!

古往今來,朝代變更已是尋常之事,曆朝曆代有賢明的開國君主,也必有昏庸無道的亡國之君。

昔日陳勝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給了多少人無比的勇氣,於是乎,每到了亂世之際就總會出現一些統攬局勢的英雄,然而,古今之間,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又有幾人?

元朝末年,昏君無道,弄臣當權,統治階級內部政局動亂,內外官員全為私欲,處處欺壓百姓,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終於,在政府的橫征暴斂,官員的過度欺壓下,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爆發了紅巾軍起義。

起初,以劉福通為首的隊伍率先起義,其後,各地民眾紛紛響應,徐州的趙均用,濠州的郭子興,湘漢流域的孟海馬,湖北地帶的彭瑩玉,徐壽輝等,都紛紛舉起義旗相應。

一麵是政府的貪婪昏憒、醉生夢死;一麵是百姓的水深火熱、揭竿而起,大元王朝逐漸走向了衰亡的邊緣。

其後,朱元璋所部逐漸強大,脫穎而出,在劉伯溫與徐達的相助下,逐一擊敗了陳友諒與張士誠等人,並且建立起大明王朝。隨後,攻陷大都,元政權徹底被推翻,大明政權遂一統天下。

這一時期踴躍出了無數的名將,名臣,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李善長,劉基等,這些都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的名字也都永遠的載入史冊,他們的光輝永遠的照耀著後世,光耀中華大地……

大明建立後,朱元璋成為明朝第一位皇帝,年號洪武。雖然朱元璋在此後的日子裏經常誅殺功臣,性情殘暴多變,但在他的統治下大明王朝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這些都是無法磨滅掉的功績。

這也讓朱元璋成為一個後世頗多爭議的帝王,有人說他很好,也有人說他極壞,但無論怎樣說都好,有一點是眾多人所認同的,這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也是曆史上少有的英明帝王,他所作的一切對後世也影響極深。

曆史是很奇妙的,無數生在帝王之家的人都難逃一個命運,也就一個字:鬥。

朱元璋雖然很英明,他也為他的繼承人製定了一套完整的治國體係,但他的子孫們也沒能逃脫那個命運。於是,在朱元璋去世後大明王朝的內鬥開始,一段廣為後世流傳的叔侄之爭拉開了序幕……

朱棣,曆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同時也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從此踏上了曆史的舞台,生於戰火,起於戰火,死於征途,這就是他一生的寫照,也是他的命運。這位傑出的帝王在後世的影響力比他父親朱元璋還要大,他的功績可比曆朝曆代的明君,但他卻一直都被後人所詬病,這又是為什麼呢?

朱棣所作的一切拉開了大明盛世的序幕,也奠定了大明王朝的走向。明朝曆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是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繁盛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所編撰的《永樂大典》更是對後世影響甚深的巨著,顯示了古代漢族文化的光輝成就。

然而,在這其中,明朝曆史中又有多少故事是人們所不知道的呢?而下令編撰《永樂大典》的明成祖朱棣又是如何登上王位的呢?

至此,故事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