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立儲風波(2 / 2)

誰知這件事情竟被鄭貴妃得知,一寸芳心,忍不住添了許多顰皺。於是對著神宗又是撒嬌又是嗔怪,弄得神宗無可奈何,隻好低眉順眼,求她息怒。貴妃立即乘機要挾,帶著神宗一同來到大高元殿,在神明麵前發下密誓,約定將來一定立常洵為太子。神宗親筆寫下誓言,封在玉盒中,交給貴妃。貴妃這才變嗔為喜,越發盡力奉承。神宗墜入情網,整天住在西宮,沉迷於酒色。每天日上三竿,都不見神宗上朝。有時幹脆派太監傳旨,說是聖體違和,近日免朝,甚至連郊祭典禮都由官員代替,不願親自前去。

後來,吏部尚書宋、禮部尚書於慎行等人率領群臣聯名請求立儲,都被嚴厲指責,一律免了俸祿。沒過多久,申時行等人再次上疏請神宗冊立東宮,聖旨說要於萬曆二十年春舉行。到了萬曆十九年冬季,工部主事張有德請求預備建儲儀式,被神宗訓斥,奪去俸祿以示懲罰。神宗認為有旨在前,不能反悔,似乎有了準請立儲的意思。可鄭貴妃寵冠六宮,所有的內外政務,哪一件她不知道?當下就帶著玉盒,跪在神宗座旁,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說道:“皇兒常洵從小就沒有福氣,情願讓位給皇長子,從前誓約就此取消。”神宗明知道她是有心刁難,怎奈在神明麵前的密誓,墨跡未幹,況且看到她一枝梨花春帶雨的模樣,就算是鐵石心腸,也要被她熔化了。於是親手將她扶起,一邊給她擦眼淚,一邊好言勸慰,委委婉婉地說了一陣,並表示遵照之前的誓約,不從閣議。這下子,宮中大臣紛紛抗議,申時行看著皇上的臉色,順風使舵。給事中羅大紘遞上參劾奏章,說申時行陽奉陰違。中書舍人黃正賓也上疏痛斥申時行。神宗削去羅大紘的官職,杖責了黃正賓,並將他革職為民。許國、王家屏也被一律免官。申時行迫於輿論,隻好請求辭官。神宗一再挽留,直到申時行第三次乞歸,並舉薦了趙誌、張位等人接替自己,神宗才答應下來。申時行離開後,神宗就任趙誌為禮部尚書,張位為吏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務。

萬曆二十年,禮科給事中李獻可見宮中並沒有立儲的消息,特請神宗讓皇長子讀書。不料忙中出錯,在奏折裏誤寫了弘治年號,被神宗發現,馬上訓斥他侮辱君主,貶職外調。王家屏、孟養浩等人上疏營救,神宗命錦衣衛杖責孟養浩一百下,革去官職,其他人一概貶斥。吏部郎中顧憲成、章嘉楨等人,上疏說王家屏忠君愛國,不應該廢置。神宗又恨他們多言,革去顧憲成的官職,貶章嘉楨為羅定州州判。顧憲成是無錫人,鄉裏有東林書院,是宋朝楊時講課的地方。顧憲成曾經和弟弟顧允成集資修築,和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於孔兼等人一起在院中講學,往往諷議時政、評價人物,朝中大臣也遙相呼應。後來被稱為東林黨,與大明江山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