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石煙兒番外:他不知道,她不知道(1 / 3)

公元1151年,西遼國都虎思斡耳朵。

“感天皇太後有旨:先德宗皇帝駕崩前夕,因太子年幼,故遺命哀家代掌朝政。今陛下已有子嗣,哀家一老病之軀,實難勘國之重任,遂還政於陛下。日後將一心為先帝及陛下祝禱,祈求我大遼國運安康。”

“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夜晚,遣走所有隨從,黑暗偌大的宮殿,隻有她一個人的身影。

“終於隻剩下我一個人了!大石哥,原來坐在那個位置上是那樣冷,直到我自己坐上去時,我才知道。”

七年來,指點江山,運籌帷幄,那個位置至高無上,卻也是高處不勝寒。

抬起手,輕輕拭去臉頰上的淚水——這世上再無人能那樣柔和又那樣強硬,那樣冷靜又那樣深情地叫她一聲“煙兒”!

他和她初初相遇的時候,他是春風得意的文科狀元。她是剛剛轉生卻要被硬是嫁出去的丞相之女。她的父親,丞相蕭奉先正與魏王耶律淳麵和心不合,勾心鬥角。正趕上魏王死了個待嫁的女兒,蕭奉先迫不及待地想要拉攏一個出身皇族後裔,卻又是以進士科考入仕的人才——耶律大石。

她死命不肯出嫁,甚至婚禮當天,她的華服之下是被細繩鎖住的一個個關節,直到入洞房的前一刻,才被解去。

但是在他掀開蓋頭的那一刹那,兩個人都驚呆了。

他深邃的目光,洞穿了她的魂魄。

她英氣的眉眼,震顫了他的心房。

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仿佛從未見過,卻又像是相知多年。

直到她在院中舞出那一套,在他夢裏演了千百遍的劍法。他抱住她:“我終於找到你了!”

他前世的記憶,卻無法完全恢複。當他想起她似乎叫熠兒,當他想起前世似乎相愛而不能相守,他不禁問道:“煙兒,你還記得多少?”

重逢愛侶的她,情之所至,將一切和盤托出,包括那個助她找到他的人——蕭峰。可身為大遼皇族後裔,他怎會不知道這個曾讓遼國三軍為之顫抖的名字?後來她也在後悔,為何忘了隱去這個不該再被提起的名字。今生蕭峰是蕭剌阿不是她的堂兄,更是她有八拜之交的義兄。還未助兄弟找到愛侶,卻先不慎泄露了兄弟的秘密。

兄弟找到愛侶,赴往塞上牛羊之約。而他和她,卻要開始麵對越來越岌岌可危的國運。完顏阿骨打率領的金兵銳不可當,且與南邊的宋國締結海上之盟,聯合伐遼。前世雖為宋人,但是此生身上卻都流著契丹族人的血。他們必須攜手,為國土而戰!

可是掌握這大遼江山的,卻是一個酒肉皇帝耶律延禧!被金兵擊敗,躲入夾山之中,不見蹤影。

此時上京、中京皆已落入金人之手,她的父親又已駕鶴西去。他與她此世的兄長蕭斡裏剌商議,一旦麵臨兩難選擇,二人必須立於對立之麵,若其中一方身死,另一方須照顧對方家人。

於是,耶律大石與奚王蕭幹,宰相李處溫等人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立足南院,號稱北遼;而蕭斡裏剌明哲保身,假意辭官歸隱。

宋兵雖眾,實乃酒囊飯袋!耶律大石率五千輕騎,打退了他們第一次進攻。

但那耶律淳亦非明主,與宰相李處溫一道,向金國乞求遼為附庸。此事不成,惶惶不可終日,因病而終。耶律大石遂立蕭德妃為太後,以穩軍心,繼續死守南京。

宋兵雖弱,卻存了奪回燕雲十六州之誌。這一次,耶律大石率兵退入南京城中,巷自為戰,人自為戰。他雖素有善騎射之名,卻奈何此乃近身搏鬥。十餘宋兵圍功之際,她——蕭塔不煙拔劍相救,她還保有著絕世的武功,十餘招之間,宋軍悉數斃命。

南京城守住了,卻也被血染了。國運危急,他與她原本商議待安定下來再圖子嗣。她精於醫道,也在極力避免。但是今夜,血染戰袍,卻是雙雙撿回性命。愛欲之火,一旦燃起,再難熄滅。

於是她有了這不該來的第一個孩子。

蕭德妃懦弱,轉身去投天祚帝。耶律大石無法,隨其前往,將蕭塔不煙托付於蕭斡裏剌,令其死守西京。

他不知道,他寥寥數語能讓天祚帝無可辯駁,能讓天祚帝重新啟用他命他於龍門壁對抗金兵。但那奚王蕭幹卻也可自行稱帝,以同宗之名邀蕭斡裏剌前去相助。蕭斡裏剌無法,隻好帶著蕭塔不煙去投了天祚帝。

他——耶律大石兵敗被俘,因著想重新見她一麵,因著要保護之前得來的子嗣,因著心中那一絲奇怪的信念——此身當報遼國耶律氏,但未必要報耶律延禧,他選擇了給金兵帶路。

他不知道她身在天祚帝大營中。他不知道,他為了再見到她和孩子,卻讓她失去了孩子。

她不知道,為了與她重逢,他無奈地接受了女真人送給他的女人。他是大名鼎鼎的大石林牙(翰林應奉),三寸不爛之舌,哄一個不諳世事的女人,足矣。自從迎娶了她,他心裏就隻有她,從前收在房裏的侍妾從不足道,但為了哄好這個女真女子,他隻能把這女子當做是她。那女真女子亦是傻,任由自己沉湎在一個根本不屬於自己的夢裏,為了讓耶律大石逃走,甘願死在完顏宗翰的箭下。

再重逢時,他帶回七千精騎,欲助耶律延禧重整江山。她狂喜,心中欲火重燃。原本在此當口絕不該再有孩子,但她卻自欺欺人道,算準了日子,又是剛剛生下死胎,該不會懷不上了吧?原本精於醫術的頭腦,卻被愛欲衝得頭昏腦漲。原本靈敏的舌頭,卻嚐不出她平日的湯藥裏多了幾味有助受孕的藥。他也需要她懷孕,好減弱天祚帝的懷疑。

他終於發現耶律延禧根本不值得他賣命,他終於為了心中光複大遼的誓願而匆忙出逃。被義兄拚死相救的她,心冷到清醒。而一切一切的疑點再次浮現在腦海之中,直到她第二個孩子夭折時,她終於猛然驚醒!

以義兄的武功,又知道耶律大石被誰所俘,大概要多久便能找到他?天祚帝大營被偷襲的那晚,為何義兄匆匆趕回來營救?她為何當時會信了義兄所說,那是愛人之間的感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