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司徒之死(1 / 3)

初平三年四月,也就是192年的一天,在陳留與潁川一帶的野外,一座破敗的,臨時搭建起來的軍帳之內,李傕,張濟,郭汜和一位謀士正在商討一件事。謀士一直陰沉著臉聽著三個人討論,從他們驚慌的表情和急躁的語氣來看,他們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煩。

在幾個人的麵前,擺放著一麵帥案,那是存放令箭符節和文書的地方,此時上麵放著一份文書,裏麵的內容很簡單,隻有一句話:“絕不赦免爾等!”

在一片喧囂聲中,李傕最終一錘定音,他的聲音清澈而綿長,鑽入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朵裏,順著耳膜,震動了他們的心鉉。所有人仿佛都喪失了活力,短暫的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是這麼說的:

“董公死了,我們已經沒有了靠山。先前牛輔與朝廷對抗,我們又劫掠了那麼多地方,朝廷根本不肯赦免我們。如今我們沒有根據地,軍心也很渙散,我看不如就此解散,各回老家。你我弟兄如果福大命大,日後自有聚首之日。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這就散了吧!”

作為同一個陣營的戰友,麵對如此窘迫局麵下做出的不得已決定,郭汜和張濟也是各自垂淚,他們垂頭喪氣,可也沒什麼奇謀良策來改變處境,歎了口氣後,他們提出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前麵的事可以商議,隻是咱們的家產怎麼分?”

”這個好辦,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眼看三人就要作鳥獸散,那位一直處於沉默,低調狀態之中的謀士輕輕的咳嗽了一聲,他用犀利的目光掃視了一下在場的三人,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感受到了一股透徹心扉的涼意。

謀士說:“當今天下大亂,而你們手握重兵,正是得以自保的硬性條件。現在朝廷不赦免你們,必然要在全國各地發布抓捕你們的榜文。如果你們棄掉士兵逃走,那麼小小的一個亭長(街道辦事主任)都可以輕鬆將你們抓獲,如此你們還指望全身而退嗎?”

謀士的聲音不算洪亮,但卻如三九寒冬時的冷風一樣,幾個人的身體仿佛被凍僵了一樣,呆若木雞的看著謀士,李傕失魂落魄的說:“先生所說不錯,可是我們不走又能怎麼辦?”

“如果我們現在起兵攻擊長安,成則控製關內,敗了大不了再跑,那樣也不損失什麼!”

李傕,郭汜,張濟三人齊聲喝彩:“對,這個買賣不虧,幹他娘的!”

以上的對話,均出自謀士賈詡先生的回憶錄,此回憶錄於賈詡先生晚年編纂而成,後來被帶進了棺材。直到1400年時被一位傳奇盜墓賊向問天,在盜取鳳求凰古琴譜的時候,意外盜了出來,才使得這一份傳奇經曆重見天日,後來輾轉,經曆無數風波,最後毀於二戰戰火之中,致使真跡毀滅,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

三人計議已定,以李傕為主帥,張濟,郭汜為副將,聚集了幾千士兵,浩浩蕩蕩的開奔長安去了。

長安的王司徒,呂溫侯在得知了這一情況之後,立即做出反映,他們派出了董卓舊部胡軫、徐榮迎戰李傕。部隊在新豐交戰,徐榮戰死,胡軫投降。那些原本因董卓身死而流亡在外的士兵和將領,此時紛紛倒戈加入李傕軍團,等到了長安城附近時,已有了一支接近十萬人的部隊!

古語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正當王允和呂布為這突如其來的十萬大軍愁腸百結的時刻,董卓部曲將軍部樊稠、李蒙、王方等將領也紛紛趕來相助李傕,一時間長安城外,西涼人馬彙聚一堂,呂布隻得閉門不戰,與他們玩起了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