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覺得這世界已經變得暗無天日,無法生存的時候,請記住,並非沒有陽光和希望,它隻是來遲了一些”
世界上的事,有結果,就必然有原因。在那長達96年的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群星閃耀,無數的明星照亮了曆史的長河。
而我要說的故事,將發生在184年~280年之間。這是一個盛產英雄的年代,人們都叫它三國。
那麼在三國時代正式來臨之前,有一個問題必須要弄明白。東漢末年時候,為何有那麼多飽經儒學熏陶的君子們,轉瞬之間都變成了竊城竊國的惡狼?(儒生貌似都以忠君愛國標榜)
曾經對囂張無比的漢帝國充滿了個人崇拜和敬畏的地方小屁民們,為何也趁火打劫,紛紛幹起了造反的無本買賣?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忠誠。
在正式的故事開始之前,咱們先穿越時空去看看劉邦先生是怎麼擊敗他的競爭對手,如何改變世界的吧。
公元前202年10月,在北風呼嘯的夜裏,一隻龐大的軍團已經將疲憊不堪的楚軍圍困在垓下(今河南鹿邑縣),這是一場決定誰當老大的戰爭,也是一場足以改變未來中國走向的戰爭---國家姓劉,還是姓項。
31歲的楚霸王項羽,即將迎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次披堅執銳的戰鬥,然而,此刻的他已經無心再戰,大帳之內,他親手割下了自己的愛妾虞姬的頭顱,烏騅馬了解他的心疼,有些悲傷的垂下頭去,輕輕的發出一聲嘶鳴。
翻身,上馬,帶著800個親信騎兵,趁著夜色的朦朧,也趁著漢軍沉浸在巨大的勝利喜悅之中的時候,突破漢軍包圍,朝自己的家鄉吳地飛馳而去。
“你為我而死,我也不會舍你而去!等我回到了魯縣,一定回來為你報仇!”
他的心中不斷的重複著這幾句話,虞姬最後的音容麵貌在他的腦海中永不磨滅。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你隻是不想看到我如此落魄的樣子對嗎?的確,自出兵討秦以來,放棄兵卒獨自逃命的事,在我的世界之中從不曾有過。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你隻是想讓我好好的活下去,不負霸王二字對嗎?
秦朝的暴虐,讓天下的老百姓無法生存下去。我自24歲隨叔父起兵反秦,三年之內,蕩平秦寇,稱霸四方,萬民臣服。生平大小數十戰,無一敗績!死亡對於我而言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了榮譽,我可以放棄一切為之奮鬥!然而你的死,卻讓我不得不放棄一些原則。虞姬,我會用敵人的鮮血,來祭奠你的亡靈!”
東城快戰參與這次圍剿楚軍作戰的漢軍可謂是漢軍之最,其中包括漢王劉邦的中央軍4萬人,齊王韓信兵30萬,梁王彭越兵6萬,九江王英布兵3萬。近40萬的兵士,將小小的垓下包圍的水泄不通,然而即便是如此嚴密的包圍圈,自項羽夜間突圍而去,直到天明時分才被漢軍發覺,哎,不知道是楚軍太狡猾,還是漢軍太遲鈍。
知道了項羽可能已經逃走了的劉邦頓時暴跳如雷,他立即命令手下幹將灌嬰,立即帶領五千騎兵火速追擊,務必弄死項羽才算完!
灌嬰流著冷汗,帶領著手下的兵士出發了,裹挾著一陣煙塵而去,麵對著垓下那還在隨風飄擺著的笙旗,劉邦下達了總攻命令。此刻的他,已不再需要任何的理由來留下這些敵對勢力的俘虜,在他看來,要想讓自己獲得最大的權利,就必須要消滅任何有能力與自己為敵的人!